最近车市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北京现代7月份卖了17,761辆车,比去年同月多卖了41.5%。
这数字放在当下这个车市环境里,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要知道现在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打得不可开交,合资品牌日子普遍不好过,北京现代能连续两个月销量往上走,肯定有它的门道。
现在很多人买车,嘴上都说要智能配置、要电动化,但真到掏钱的时候,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可精了。
最近有个权威调查显示,新能源车的质量问题比去年多了不少,平均每100辆车就有210个问题,比去年多了37个。
这数据一出来,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心里就犯嘀咕了:电动车是新鲜,但三天两头出问题谁受得了?
北京现代这次销量往上走,恰恰抓住了消费者这个心理。
现在的车主越来越精明了,不光看车的外观和配置,更看重车子开几年后会不会出毛病,维修保养贵不贵。
说白了,大家要的是"买得放心,用得省心"。北京现代这些年积累下来的"皮实耐用"口碑,正好对上了这个需求。
北京现代这两年搞了个"真·质"战略,说白了就是不玩虚的,实实在在把车做好。"真"就是真材实料、真诚服务、真实价格;"质"就是靠现代汽车全球前三的造车技术和北汽的本土化经验,把品质搞上去。
这招挺聪明。现在很多车企都在打价格战,你降一万我降两万,但北京现代没跟着瞎掺和。他们搞了些特别实在的活动,比如把车拉到零下30度的极寒地区测试,还组织了万里长测,就是要让大家亲眼看看他们的车有多靠谱。这种"眼见为实"的做法,比光在广告里吹牛实在多了。
说到营销,北京现代今年玩得也挺接地气。先是搞了个"焕新一口价",价格透明不玩套路,让消费者买得明明白白。然后又组织各种车主活动,让老车主有归属感。最难得的是,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推出服务保障政策,这种雪中送炭的做法,比平时打一百个广告都管用。
现在消费者精着呢,你光说好听话没用,得拿出实际行动。北京现代这些做法,确实让不少人觉得这个品牌"够意思"。
北京现代能有这样的表现,跟它背后的两大靠山分不开——现代汽车集团和北汽集团。现代汽车在新能源技术、自动驾驶这些前沿领域很有两把刷子,北汽则对中国市场门儿清。今年两家还给北京现代增资了80亿,摆明了要在中国市场干出个名堂来。
下半年北京现代要推出一款纯电SUV,叫ELEXIO,这车用的是现代最新的电动平台技术。有意思的是,他们没打算放弃燃油车,而是要走"油电并举"的路子。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比那些动不动就要"全面电动化"的车企更靠谱。
北京现代接下来的计划挺有意思,既要深耕中国市场,又要往外走。在中国,他们会根据本地需求开发更适合国人的车;同时还要把车卖到南美这些新兴市场,目标是年出口8-10万辆。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确实比死磕一个市场更稳妥。
他们在中国还设了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在烟台搞常规技术,一个在上海搞前瞻技术。这说明他们是真的打算在中国长期发展,不是来捞快钱的。
现在车市花样百出,各种新概念满天飞。但作为普通消费者,买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固然吸引人,但车子归根结底是个交通工具,安全、可靠、耐用才是根本。北京现代这次销量逆袭,恰恰说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家里就一辆车的朋友,更得考虑周全。电动车确实省油钱,但要是三天两头出问题,耽误事儿不说,修车的时间成本也得算进去。所以买车不能光看一时新鲜,得考虑未来三五年的使用体验。
北京现代这波销量增长,给当下浮躁的车市提了个醒:不管技术怎么变,品质永远是根本。他们这1200万的老车主口碑,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大家都在追逐新概念的时候,能静下心来把基本功练好,反而成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说到底,汽车终究是要开的,不是用来看的。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车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长久信任。北京现代这步棋走得怎么样,咱们拭目以待,但至少他们选择了一条更踏实的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