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施工机械的轰鸣声逐渐平息,渝昆高铁筠连段正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这条被誉为"川滇新动脉"的高铁线路,不仅将改写筠连的交通版图,更悄然推动着这座千年古城的产业变革。
"过去我们出货靠汽车,一趟要颠簸8小时到重庆港,在巡司镇工业园区,某玄武岩纤维企业负责人张总指着新落成的物流园说:"现在高铁专线进园区,原料从昆明运过来只要90分钟。这种变化正在筠连多个支柱产业上演——原本受限于交通的页岩气开采、中药材加工等行业,正借助高铁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加速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链。
交通格局的重构为城市发展打开新空间,按照"站城一体"理念打造的筠连西站枢纽,地下商业街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站前广场同步在建的科创孵化中心已吸引12家科技企业签约入驻。这种产城融合模式,正是借鉴了贵阳北站"交通核+产业带"的成功经验。
在高铁牵引下,筠连的产业结构正经历质变,曾经占GDP半壁江山的煤炭产业占比已降至28%,取而代之的是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位于海瀛工业园的智能印染项目,其数字化生产线效率比传统工艺提升3倍,产品直供东南亚市场。
文旅产业的想象空间也被彻底打开,随着"高铁+文旅"专列的开通,石板岩丹霞地貌景区日接待量同比激增240%。当地创新推出的"高铁票换民宿券"政策,带动周末短途游订单增长370%。文旅部门负责人透露,正与川滇两省联合申办首届"茶马古道文化节",欲打造跨境文旅IP。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筠连人清醒认识到: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更是发展思维的重塑。正如县委书记在开工仪式上的表态:"我们要做的是把地理枢纽转化为经济枢纽,让千年古道焕发新时代光彩。"这条穿越乌蒙山脉的高铁巨龙,正在书写着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传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