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蔚来全新ES8以41.68万起售价横空出世时,整个新能源市场都听到了这记价格惊雷。整车直降8.12万,BaaS方案下探至30.88万,叠加电池包及升级服务价格腰斩,这场最高降幅超12万的断腕式自救,单小时订单量就碾压了上月乐道L90的销售数据。
但狂欢背后,是8个月账面亏损17万的老车主集体控诉,以及李斌那句"活下去比用户感受优先"的悲壮宣言。
降价狂欢背后的行业困局
新能源赛道的残酷在蔚来ES8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100度电池包售价从12.8万骤降至10.8万,永久升级费用从5.8万砍到3.8万,这些数字背后是技术迭代加速贬值的行业通病。李斌的坦白撕开了遮羞布:当生存成为首要命题,曾经"高端不降价"的承诺只能沦为泡影。
死亡螺旋第一环:消费认知的致命闭环
新一代ES8用智能化提升叠加12万降价的组合拳,彻底坐实了"等等党永远胜利"的市场预期。那些贷款尚未还清的老车主突然发现,自己未结清的尾款已够买辆全新ES8。这种戏剧性反差不断强化着"早买早吃亏"的消费认知,形成可怕的恶性循环——车企越降价,消费者越观望;越需要加速迭代,产品生命周期就越短。品牌忠诚度在这种螺旋中土崩瓦解。
死亡螺旋第二环:市场僵局的囚徒困境
从50万旗舰到30万级产品的定位坍塌,蔚来正在透支辛苦建立的品牌溢价。BaaS方案下探至30.88万虽带来销量刺激,但当"高端"标签被价格战撕碎,重建用户认知需要付出更大代价。李斌"保持高价难竞争"的无奈,折射出千亿亏损压力下车企的集体焦虑。短期销量能否弥补信任流失?乐道L90的订单数据或许给出了否定答案。
死亡螺旋终局:新能源赛道的集体沉没
当蔚来带头打破"不背刺老用户"的承诺,整个行业正在滑向同质化竞争的深渊。电池服务承诺作废、技术投入-降价回血-再投入的怪圈,最终会导致全赛道溢价能力归零。李斌辩解"新款成本更低仍有毛利"的背后,暴露出产业链控制力的严重不足。这种饮鸩止渴的生存策略,正在将整个行业拖入没有赢家的消耗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