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北边那个二环外的汽配城,有家车行老板姓冯,今年三月就嚷嚷着说要弄一台怪模怪样的房车来镇场子,天天跟修理师傅们吹,典型的“有钱任性”。话音没落两天,就见一辆车顶高高起起伏伏的黑灰色家伙,被几个人小心翼翼从板车上卸下来。走近一瞧,车身上喷着三个字母——Dmax,靠近点底下还有神龙大侠几个烫金字。硬升顶,三段式。据说这玩意儿按下按钮,十秒钟顶棚就像气垫床似的嗖地弹起来,师傅老邹说试了几十次也不见跑气,耐用得很,估计造它那套气动机构的厂家原本是做什么工业设备的。
这顶棚是结实得有点夸张。我上车摸一圈,隔音比普通那种软篷顶棚……真强一大截。起风下雨拍在顶上,只有点闷闷的动静,雨打铁皮的事——没它什么事。东北来的旅行家老李住了十天,说冬天夜里零下十几度,里面穿单衣居然没觉得冷。还有一次顺风耳群里传消息,说有网红去西藏,牛羊撞了房车侧面,顶棚立马保住了里面的锅铲和速食面,没啥大碍。
整车的外形,真不是那种奶油小生派头,全高2米出头,漆面发亮,带种自来熟的压迫感,你要是不熟底细,压根猜不到它其实是五十铃D-MAX底子。四组LED灯壳不太规则地嵌在车头上头,两米一宽的车身,晚上远远一望,很像穿盔甲打夜山的小战士。底下那套越野胎,AT胎,换过一回,冯老板忍不住嘴疼,说跑河北贺兰山穿沟坎,一点都不打滑,后桥差速锁加持,泥里干脆一把过去,没撂你下车推过。销售小樊还补充,离地十八公分,小沟小坎真就无视地碾过去,跟以往那种轻薄房车完全不一样。
内部空间安排得像模块化玩具。顶棚升起来,是个两米乘一米四的大床,乳胶垫厚得实诚。有外地改房车的师傅吐槽,说市面上多数硬顶其实偷料严重,这车的床垫真没含糊。会客区还能拼成副床,略窄点,睡个小伙伴绰绰有余。有人耍嘴,说拼起来像小时候我家老式沙发床——横竖都给你预备齐了。
厨房区姿势新鲜,看得出有经验设计师参与。电磁炉宣称两千瓦,师傅说实际多开锅的时候最多蔫一蔫,装的逆变器是三千瓦,烧水同时用微波炉,就得听吱吱声。不过那大冰箱,也算是亮点,双开门,夏天能冻上啤酒和猪肉,空间足。旁边抽油烟机师傅老魏一看,直皱眉头说“风量高,好,就是噪音闹心。”但做饭关上升顶,关上门怎么都算与油烟隔离上了。
卫浴间设计是跟顶棚连动上下的,空间绝不是宽大的豪宅,但两个人轮流洗个热水澡还行。智能马桶,没那么高大上,多半就是不需要用手冲,老人小孩都乐意。那会儿群里还有兄弟自测净水箱,一百二十五升,灰水四十升,两口子郊区扎营四五天,不用急着去加水。
说起来,这车据说能选太阳能板,四百瓦那种实测最高发电一天能冲满无线充电的小家电。冯老板去年竟然装了冷门的除湿器插口——说是成都回南天头两天,里面容易全是潮气。冷门归冷门,但也真有人用上,省得被潮到发霉。再提个小八卦,厂家其实曾经有给澳洲出口加强底盘的传闻,说回来也暗中增加焊点加固,所以你见到它过山路,下盘扎实点,脱落的可能性小。据坊间维修师傅说,这车哪天四驱切换不顺,多半是为省油被群友乱调了分动箱油位,换油清洗,准能好。
售价么,四十一八万这个数字,有人嫌贵,有人觉得这结构值。隔壁有人在二手市场抄底过2019老款,说改装简单,升顶老化了但修理件容易找,后面出的问题多半就是电路和顶棚撑杆。坊间还有流传,说官方报价以外,其实每次成都房车展零零散散都有展会优惠,当然人家不明说,得你自己碰。
晚饭后,四周大爷围着冯老板聊房车修洗车的技艺,说以后要房子想卖了,直接就有人花二手价收走,还能搭把手捎几趟稻谷。偶尔遇上有后来司机来试驾,听说五十铃的底盘跑高速稳,顺手用四驱冲进湿地,还顺带和附近野营地比了下谁的冰箱大。等吃夜宵人散去,还有人抖着晒经历讲,硬顶房车是这几年最适合四川盆地各条山路的,其他那些快装拼装的,什么时候散了架都说不定。
信不信由你,这车冯老板开了一年,最大问题就是那除湿功能真没怎么用上,反倒是群里有人挂出来,二手求购二手纯电冰箱,说用下来电瓶寿命奇长。没人理会升顶跑了多少回。谁还记小樊顺口一句:买的不是房车,是挪着走的盔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