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万元价位,纯电车的续航天花板似乎早就被写死了。吉利星愿入门310公里,顶配410公里;比亚迪海鸥标准版305公里,长续航也才405公里。消费者逐渐接受了一个“潜规则”:预算有限,就只能忍受300多公里的续航。
想要更长的续航就要掏更多的钱,超过500公里的续航,是另一个世界的答案,与8万元级别没有交集。于是市场形成一条阶梯:8万元买300公里,10万元买400公里,15万元以上才谈550公里。
这种阶梯本质上是成本设定。电池是最贵的零部件,车企把低续航塞进低价位,顺理成章地制造价格区隔。用户要更远的续航,就必须为电池买单。久而久之,大家都默认8万元车的极限就是400公里。
一汽奔腾悦意03打破的正是这种惯性。7.98万元入门就有445公里,已经是同价位唯一400+续航SUV。而8.88万元的畅享版,直接把续航拉到565公里。没有额外溢价,没有虚高门槛,原本15万元以上才有的水准,被拉低到8万元区间。
这不是参数游戏,而是直接挑战行业共识。用户的第一反应很真实:8万怎么可能有565公里?这在过去几乎是悖论。一汽奔腾用造车实力,打破续航“潜规则”,戳破旧认知。
对比星愿和海鸥,价格区间重叠,续航差距却像两代产品。前者的410公里要花到10万,后者的405公里落在9万左右,而悦意03只需8.88万,就给到565公里。这种差距,直接让“续航溢价”失效。
更重要的是,悦意03并没有以缩水车身来换取电池。它的轴距2750毫米,车长4450毫米,空间远大于星愿和海鸥这样的入门小车。真正把“长续航+大空间”压进8万元区间,才显得价值彻底失衡。
续航从来不是单一电池容量决定。风阻、能耗、车身轻量化都在发挥作用。悦意03风阻系数0.248Cd,能耗仅11.8kWh/100km,这是它能把长续航放低价的底气。换句话说,技术兑现了用户的质疑。
充电表现也顺理成章地跟上:30%-80%电量补能仅需23分钟,10分钟新增120公里。相比星愿和海鸥的慢充痛点,这才是长续航真正有意义的配套,而不是“纸面数字”堆出来的门面货。
质保同样打在痛点上。星愿和海鸥依旧是常规质保,而悦意03给出整车与三电终身质保,三年可自由过户。对买得起8万元车的家庭来说,后期用车成本的确定性,比华丽配置更有价值。
这场博弈的本质并不是单车之间的对比,而是对价格体系的重构。过去,消费者被迫接受“想跑远就得多掏钱”的逻辑。今天,悦意03告诉大家,8万元也能拥有565公里长续航,不是因为电池便宜了,而是因为旧的潜规则不再成立。
当规则被改写,市场的阶梯式定价就要重新洗牌。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这种破局不会是偶然。一汽奔腾不仅仅是在做一款爆款,而是以用户为中心造车。8.88万元565km畅享版,将进一步提升用户在城市全场景出行中的体验。相信,奔腾悦意03高品质新能源汽车将会走进千家万户,为用户的生活增添更多悦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