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汽车行业是否濒临崩溃?奔驰宝马大众已策划多种应对策略

据德国安永(EY)咨询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德国汽车行业裁掉了大概51500个岗位,占整个行业百万员工的7%,真是损失挺大。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截至6月30日,德国工业的就业总数降到了542万,比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1.4万个职位,其中汽车行业的裁员几乎占了一半。而且,这次裁员范围不仅局限于汽车行业,德国的机械制造和金属生产也分别减少了1.7万和1.2万个工作岗位。

自从2019年以来,德国工业企业裁掉了大约24.5万人,降幅达到了4.3%。随着就业人数的减少,德国工业的收入也在持续走低——今年第二季度,下降了2.1%,这是连续第八个季度的下滑。除电子行业有所回升之外,德国的其他行业销售额都在下降。作为德国工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制造受到需求疲软的影响,再加上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激烈竞争和电动车转型带来的冲击,收入下滑了1.6%。

在默克尔总理当政时,德国曾率先提出“工业4.0”的创新构想,与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形成鲜明对比。十年前,“中国制造2025”甚至提前超额完成了目标,而德国媒体如今却调侃说“工业4.0”已经变成了“工业0.4”。从汽车行业、工业产值和就业人数的最新数据来看,也验证了媒体的评价。当下的德国工业和制造业,正迎来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或许真正能帮德国度过难关的,还是“工业0.4”的再次启动,不过,这事说起来真不简单。

如今,德国的工业正面临能源成本飙升、行政繁琐、国内需求疲软以及与美国贸易摩擦等多重压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智能汽车正逐步渗透欧洲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安永的报告提到,美国的关税政策以及对华出口的萎缩,对德国制造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像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博世、大陆集团和采埃孚这些大企业,已经宣布要削减在国内的成本措施。保时捷也计划大规模关闭电池子公司Cellforce,欧洲新能源转型遇到的挫折变得更加明显。

安永提醒大家,这种情况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肯定会对刚毕业的学生和年轻的工程师们找工作的机会产生影响。目前,德国汽车和机械行业招新的人数已经比以前少了不少,远远不如往年。

不过,刚刚结束的7月份,大众汽车宣布将在中国投入168亿元人民币(24亿欧元),和中国的智能计算平台供应商地平线合伙成立一家新公司,目标是开发自动驾驶相关技术。而早在3月24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康林松,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董事会主席说,奔驰打算在中国投资140亿元人民币,用于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和科技,进一步丰富在华的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产品线。

德国汽车行业是否濒临崩溃?奔驰宝马大众已策划多种应对策略-有驾
德国汽车行业是否濒临崩溃?奔驰宝马大众已策划多种应对策略-有驾

早在去年4月,宝马汽车就宣布会在沈阳大东工厂追加200亿元的投资,这也是继2022年投入百亿搞电池项目之后的新动作,宝马的这波新投资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方面,意在为2026年“新世代”车型的量产打好基础。看得出,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角逐中,德国车企比美国和日本同行更具备适应能力,比如奥迪已经全面开启和华为这家科技巨头合作制造智能汽车。也许,和中国企业合作,重新夺回中国市场,提升德国车在全球的竞争力,才是德国汽车行业目前真正的出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