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干了件大事儿,发了个新帝豪,官方叫第五代。这事儿本身不稀奇,车企嘛,不发新车难道集体去种地吗?稀奇的是这车的尺寸,轴距直接给你干长了105毫米,车长干到了4米8,比他自家大哥星瑞都长。
这一下就把我干沉默了。
我跟你讲,现在车圈的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不是你多一门课的选修,我少一门课的必修,大家还能你好我好。现在的竞争,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吉利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比亚迪放过。
105毫米,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简单的加长,这是基因突变。BMA Evo这个平台,说白了就是吉利那个祖传的压缩毛巾,之前泡发出来是帝豪,是缤越,大家觉得挺好。现在吉利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拿消防栓往这块毛巾上滋水,哗地一下,给你泡发出来一个准B级车的尺寸,然后告诉你,这玩意儿,还是卖A级车的价。
我真的会谢,这不就是逼死同行吗!
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当所有人都还在A级车市场里卷天窗大小、卷屏幕尺寸、卷谁家送的脚垫更厚实的时候,吉利直接不玩了。它不跟你讨论蛋糕怎么分,它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它用一个A+,甚至A++的尺寸,降维打击所有还在8万块钱区间里挣扎的合资A级车。日产轩逸看了要沉默,大众朗逸看了要流泪。本来大家还能比划比划,你三大件稳定,我内饰好看。现在帝豪直接把一个大杀器拍在桌上:空间。
我作为一个被生活盘了多年的中年人,我告诉你,任何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在“后排能不能翘二郎腿”这个终极问题面前,都是弟弟。你那个车机能唱、跳、rap、打篮球,机你太美,但后排顶个头,有什么用?我爸妈坐后面,一路膝盖顶着前排靠背,你跟我说你这车有人文关怀?你这关怀的是三体人吧。
吉利这次就是开窍了,悟了。它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最广大的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那就是大,就是宽敞,就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排面”。加大,就是加大,不讲道理的加大。这105毫米的轴距,就像修仙小说里主角被打通的任督二脉,一下就境界飞升了。之前是练气,现在直接筑基大圆满。
再看它的内饰和动力,这就更有意思了。上了魅族的Flyme Auto车机,配了水晶档把,整得人五人六的。讲真,这个棕色内饰让我想起了我大学宿舍那个掉皮的沙发,坐上去之前都得先拍两下。但你不能否认,在8万块这个价位,它给你的东西,是过剩的。1.5T的发动机,133千瓦,零百7.9秒。这个数据放在以前,你得加钱上个思域。现在,一台买菜车直接给你配齐了。
所以,有了魅族车机和1.5T,帝豪就变成高端车了吗?当然没有。它的核心作用,是让你在跟朋友吹牛的时候,显得你比隔壁买轩逸的那个哥们,更懂一点互联网黑话,顺便还能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心态上超越他0.5秒。
当然了,买这车的人,十个有九个会选1.5L自吸,图的就是个省心耐用,谁在乎你那零点几秒的加速?都是虚的,只有每个月少加的那几十块油钱是真的。这就叫既要又要。吉利把选择题变成了判断题,便宜大碗的1.5L是标准答案,性能更强的1.5T是附加题,做对了加分,不做也不扣分。就问你怕不怕?
现在很多品牌在搞技术崇拜,言必称800V,张口就是激光雷达。我觉得都魔怔了。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在特斯拉吗?在小鹏吗?错了,在老头乐。任何一个自动驾驶系统,你把它放到城乡结合部的菜市场门口,能从成群结队的老头乐里完整地开出来,毫发无伤,车主心态不崩,它才叫真的成功了。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再多,算法再牛,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现实,现实不讲技术,只讲结果。
吉利帝豪这种车,它就是反技术崇拜的。它不跟你聊那些玄学,不跟你扯什么遥远的未来。它只解决一件事:在有限的预算里,给你一个最大的车壳子,最满的配置,让你家里人坐着舒服,让你开出去有面子。这是一种非常民粹,非常脚踏实地的产品逻辑。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吉利说的这么悲壮,好像他们明天就要倒闭一样,其实人家活得好好的。但你不这么写,就没那味儿了,对吧?新帝豪的出现,本质上就是一场闪电战,是对现有A级家轿市场秩序的一次野蛮冲撞。它不是来交朋友的,它是来清场的。它用最粗暴的方式告诉所有对手: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这个市场,以后我说了算。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种不讲武德,但是非常有用的打法,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