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聊得最多的不是房价,不是股市,而是——谁家的车能自己“看路”?你说这年头,买车不带点智能驾驶,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以前我们说“四个轮子加一张沙发”,现在呢?“一块电池加一堆算法”才是新玩法。就在大家都以为新势力是主角时,传统车企也没闲着。东风和华为这一对“跨界CP”突然牵手,搞了个大动作——联手打造L4级高阶智驾,直接把战场从国内烧到了全球。这下可有意思了,合资车还在研究怎么省油,咱们的国产车已经在琢磨怎么“自己开回家”了。
说到东风和华为的合作,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一个造车,一个搞手机,能擦出啥火花?”嘿,你还别说,这俩加一块,真有点“王炸”的意思。东风有几十年造车经验,底盘调校、整车安全、生产体系那都是实打实的硬功夫;华为呢?三电技术和智能座舱这块,简直是“灯厂”级别的存在,尤其那套ADS高阶智驾系统,已经在上海、深圳这些复杂路况下跑得比老司机还稳。两家一联手,等于把“车的躯体”和“人的大脑”完美结合,你说这车能不“上头”吗?
先看外观,这合作车型走的是“未来极简风”。没有夸张的大嘴前脸,也没有浮夸的线条,风阻系数直接干到了0.21Cd,这什么概念?比很多跑车还低!低风阻不只是为了好看,它能显著降低能耗,提升续航。再加上隐藏式门把手、贯穿式星河大灯,晚上一开出去,绝对是“出片利器”,朋友圈点赞收割机。有朋友开玩笑说:“这车停路边,别人都以为是概念车,不敢靠太近。”你说排面不排面?上桌第一个动筷的,必须是它。
坐进车里,最抓眼球的就是那块15.6英寸的OLED中控大屏,华为鸿蒙车机系统一上手,丝滑得跟用手机一样。语音助手小艺,反应快得像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你说“我有点冷”,它立马调高空调温度,顺带放首温暖的歌。更绝的是,它支持多音区识别,副驾和后排说话也能精准捕捉,再也不用扯着嗓子喊“小艺小艺”了。座椅用的是亲肤类麂皮,支撑性和包裹感都顶呱呱,跑个长途,妥妥的“床车”潜力股。
动力方面,这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纯电版百公里加速3.9秒,增程版综合续航超过1200公里。你可能会问:“这么猛的加速,是不是特别费电?”还真不是。得益于华为的电控系统和东风的底盘调校,它的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5kWh以内,这燃油经济性,在同级别里算是“优等生”了。底盘用的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配上空气悬挂,过减速带那叫一个柔顺,滤震效果比某些五十万的豪华SUV还稳。
但真正让我觉得“支棱起来”的,还是它的智驾能力。L2级辅助驾驶现在遍地都是,但东风华为这套可是冲着L4去的。高速上开启NCA(城区智驾领航),车辆能自动变道、超车、进出匝道,甚至能识别加塞车辆提前减速。更夸张的是城区场景,面对鬼探头、小电驴乱窜、施工路段绕行,系统反应比人还快。我试驾过一次,从深圳湾到南山科技园,全程没动过方向盘,那种“车自己会思考”的感觉,真的会上瘾。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这么强的智驾,价格不得上天?”嘿,这就要说到最“真香”的地方了。东风这次明显是想“打市场”,定价比预想的低了一大截,起售价直接把理想L9和问界M9“按在地上摩擦”。有老车主气得“蹦起来”:“我刚提的车,怎么就‘跌冒烟了’?”但更多人是拍手叫好:“国产车终于不靠堆配置卷价格了,开始用技术‘打脸’合资品牌。”
说到竞品,咱们拉两台出来比比。理想L9,空间大、奶爸车定位精准,HUD和语音交互也不错,但智驾系统用的是地平线方案,城市NOA落地慢半拍,而且增程车总有“电不够用”的焦虑。问界M9,华为技术加持足,智驾和车机是强项,但价格高高在上,买它的人多少有点“装逼利器”的心态。而东风华为这款新车,简直是把两家的优势全抄了作业,还把价格打下来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还有人拿它跟特斯拉Model Y比,说特斯拉是“驾驶玩具”,操控感一流。但你要知道,Model Y的悬挂偏硬,内饰简陋得像毛坯房,长途开下来腰酸背痛,哪有咱们这车坐着舒服?再说智驾,特斯拉FSD在国内水土不服,识别中国路况经常“发懵”,而东风华为这套可是本土化调校,专治各种“中国特色道路”。
安全性这块,东风可是老本行。车身用的是超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架构,碰撞测试成绩大概率是顶呱呱的水准。全车11个安全气囊,加上L2级辅助驾驶里的主动刹车、盲点监测、疲劳提醒,安全感直接拉满。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高速过弯时介入及时,侧倾抑制得那叫一个稳,根本不用担心“天塌了”。
你看,现在的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了。东风和华为这一联手,不光是造了台新车,更像是在重新定义“什么是好车”。它有颜值、有智慧、有性能、有安全,关键是价格还接地气。以前我们羡慕国外的智能车,现在?咱们的车走在了世界前头,走路都得“摇头晃脑”。
这样的组合,这样的技术,这样的价格,你会考虑购买这款车吗?如果你在选豪华SUV,这台车会不会进入你的备选清单?面对理想、问界和特斯拉,你又会怎么选?评论区聊聊,看看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已经“上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