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3操控依旧犀利,但智能化体验已被国产全面超越

你要问我,现在开特斯拉model3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体验,恐怕我的回答会让不少“特粉”坐立不安吧。

手里这辆23款model3,不吹不黑,只是个最基础的AP辅助驾驶,也就是“送的”,FSD啥的想都别想。

真说起来,特斯拉这车,就好像你用了一年的老旧诺基亚——明明周围的小伙伴人手一台智能机,在刷抖音,开车导航、自动变道、自动超车全家桶,你却还在用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机。

我真不是来挑事,也没准备鼓吹国产谁谁谁有多强,就是想把我的真实感受摆在这儿,让大家自己体会。

开了这么多年特斯拉——差不多也有4年了吧,这一次重新上手model3,感受比以前更直观,更具冲击力。

说操控,确实在一众国产电车中都算拔尖;你要是喜欢那种方向盘一点点回头的畅快,以及大脚油门就窜出去的爽快,特斯拉model3确实能让你乐呵下来。

特斯拉Model3操控依旧犀利,但智能化体验已被国产全面超越-有驾

可问题是,咱现在不是2020年了,更不是2018那个刚进中国市场的“吃螃蟹”的年月,智能电车的赛道变得太快了。

当你还在把三电技术挂在嘴边,国产已经从三电、智能座舱一直卷到智驾、用户体验、生态链。

说白了,现在连小米都能造电车了,你再把特斯拉当自家“互联网科技代言人”,可能真的有点OUT了。

高速路上我的model3——大概率也是绝大多数的model3——遇上了最扎心的现实:它,真的不会变道。

更别说自动超车了,有点复杂的情况车就直接懵了。

你说这车“聪明”吗?

我真说不上。

AP那点辅助驾驶,能维持个跟车距离和车道居中,剩下的,你还是得靠自己“手把手”操作。

硬件没问题,骨子里还是个追求操控的小钢炮,但舒适性堪忧。

夏天没有座椅通风,后背一层汗;坐垫偏硬,开久了腰酸背痛。

NVH表现也就那样,说难听点跟十万块钱的国产油车一个档次,胎噪风噪大得足够让你高速开久了耳鸣。

脖子僵三小时,基本人都快玩坏了——不是我夸张,大家谁开过都懂。

你会问,那买国产是不是更省心?

还真别说,现在国产哪怕十几万的智界s7、小米su7,都已经把底盘、智能座舱、智驾这些卷得非常离谱。

就三电说,加速冲刺能跟特斯拉掰手腕,安全性、稳定性也一样不差。

甚至智能底盘那种复杂路况下的驾驶质感,直接平替甚至“碾压”model3。

智能驾驶方面,国产更是花样百出,L2+、高速NOA、城市领航、自动泊车、激光雷达一条龙,哪怕你不开FSD,国产车的软件体验普遍比特斯拉强。

小米、新势力甚至比亚迪,都在把车机体验往“手机化”推,语音控车、场景联动、娱乐生态,一套一套的,看得人眼花缭乱。

特斯拉Model3,操控可以,讲智能——现在真的就像“功能机”,玩不起,谁都在花式秀“黑科技”,你却还停留在五年前那个“创新之初”的阶段。

开高速只是个缩影,日常出门买菜、接娃、堵车,你就会发现,没有智能座舱、没有智能座椅、没有更高级的驾驶辅助,生活一地鸡毛,哪怕你再喜欢model3的操控。

想给个数据支撑,2023年国产智能电车销量已经快赶超特斯拉中国,市占率就在那里,消费者用实际行动投票。

当年那波“吃螃蟹”的人,是真的有先见之明,谁不服?

但现在吧,“特粉”的执念就像多年后还在用着诺基亚——不是说不能用,只是你周围都换上智能手机,一圈新功能,跟数字鸿沟没啥区别。

智能化时代,驾驶辅助系统已经成了标配。

你说特斯拉有能力“升级”搞一波FSD?

很遗憾,大部分车主都还在基础版徘徊,等着这套“智驾”落地的,“望穿秋水”,应用场景有限,体验感也不如国产卷出来的新方案。

比完操控、比完智能,就剩“品牌滤镜”。

没错,Tesla还是那个特斯拉,可它不再是那个能引领所有电车创新的“王者”。

现在国产造车新势力、传统品牌混战,算法、硬件、体验都在变。

特斯拉Model3操控依旧犀利,但智能化体验已被国产全面超越-有驾

有的卷性能,有的卷空间,有的卷驾乘,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特斯拉的“神坛”真的就那么一点一点塌下来了。

我也不是来劝退——毕竟买车是个人自由,谁爱啥买啥,从来没人管你。

但真想挥挥手对特斯拉说一句:你曾经领先,现在只是还行,但“好用”已经不是“最好”。

就像谁家还收藏着老式翻盖手机,功能没变,可生活已然不一样。

国产电车们的“智能化钢枪”已经打出了一地鸡毛,特斯拉还在后排补作业。

创新速度、体验感,国产已然赶超,甚至某些领域,直接“碾压性升级”。

有人说,“品牌信仰不可替代”,但在智能电车时代,信仰只能加分,不能当饭吃。

当你习惯了自动变道的流畅,智能座舱的自适应,连语音助手都听懂你的小脾气,你还会怀念那种“人车合一”的极致操控吗?

说不定只是一句,“这个方向盘有点涩,语音不懂事”,就让你梦回2018。

我自己开特斯拉model3,眼睁睁看着国产电车一个个拉高标准线,体验是变好了没错,但有点情怀,也有点无力,总有点“处在边缘”的感觉。

想起以前特斯拉刚进中国,朋友圈刷屏,大家争着抢着体验“新科技”,现在再看,吊打已成常态,创新已成惯例。

你说到底哪个更重要——三电、操控、智能,还是全面体验?

这个问题,还真得反复琢磨。

就一如既往地说一句:买什么车,看你自己需要什么。

要是你喜欢激情驾驶,model3管够。

你图智能化、舒适感、未来属性,国产电车各种选择,更卷,更省心。

别管是小米、智界、比亚迪,还是特斯拉,车子最终还是工具,适合自己才是关键。

别老纠结于五年前的光环,现实终归要靠新体验说话。

车圈变化快,有点像“电子产品圈”,昨天老大今天中规中矩,耐人寻味。

我们都赶上了这个时代永不停歇的技术浪潮下的小漩涡,有点怀旧,有点跟不上,有点焦躁,也有点释然。

你说,下一个“诺基亚时刻”会是谁?

会不会就在我们下一次选车时突然降临?

聊聊你的看法呗,大家开过model3或者国产智能电车的人,有啥真实体验,都可以抛出来聊聊。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