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老张,你看这大众途岳现在才六万五?”清晨的菜市场里,王婶举着手机凑到卖菜的老张跟前,“我儿子刚工作两年,正愁买不起车呢!”老张擦了把汗,盯着屏幕上的降价信息直咂嘴:“这车以前可要十五六万啊,咋说降就降这么多?”曾经高不可攀的合资SUV突然跌破十万大关,普通老百姓既心动又疑惑:这车到底还能不能买?大众这波“自杀式降价”,究竟是让利消费者还是另有隐情?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今年七月,大众汽车公布的上半年销量数据让业界哗然——43.6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3.5%,在一片惨淡的车市中宛如逆流而上的孤舟。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单车利润率暴跌40%的惨痛代价。翻开大众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税后利润21.8亿欧元的数字看似庞大,实则同比缩水近半,更令人心惊的是净现金流-8亿欧元的赤字。这组数据揭露了一个残酷现实:大众正在用“割肉”的方式维持市场占有率。

以途岳为例,这款曾经的“销量担当”起售价从15.86万直降至12.59万,终端优惠后入门价仅6.5万,相当于原价的4.1折。要知道,就在三年前,这款车还需要加价提车,月销轻松破万。如今经销商门可罗雀,不得不以近10万元的优惠幅度清库存。“现在卖一辆途岳,我们利润不到两千块,还不够给销售发提成。”某4S店销售经理苦笑着透露,部分车型甚至亏本甩卖,只为完成厂家下达的销量指标。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六万五买大众SUV,是馅饼还是陷阱?当价格战打到“骨折价”,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这车到底值不值?让我们拆开来看:动力系统暗藏玄机。新款途岳提供两种动力选择,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适合追求稳定的家庭用户;1.5T涡轮增压版本虽动力更强,但干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可靠性争议始终未平。更值得注意是,1.5T车型必须加95号汽油,在油价高企的当下,养车成本悄然攀升。空间表现差强人意。途岳4355mm的车长在紧凑型SUV中毫无优势,后排腿部空间仅剩一拳中央地台隆起超过15cm,满载时中间乘客如同坐“小板凳”。后备箱容积445L虽能扩展至1443L,但开口高度较高,搬运大件物品颇为吃力。

配置水平引发吐槽。全系标配的8英寸中控屏在如今“大屏当道”的市场显得格格不入,车机系统功能单一,连基础的语音控制都需选装。有车主调侃:“这屏幕还没我手机大,导航都得靠手机支架。”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支持CarPlay等手机互联,算是弥补了部分短板。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现在买途岳确实划算,但担心以后维修保养会不会偷工减料。”在4S店看车的90后小李道出了许多人的顾虑。事实上,大众为压缩成本已开始简化生产流程,有内部人士透露,部分非核心零部件改用国产供应商,虽然通过了耐久性测试,但长期可靠性仍需时间检验

行业分析师李明指出:“大众的困境折射出合资品牌的集体焦虑。”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占率已达58%,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突破40%。当比亚迪、吉利等本土品牌用更低的价、更高的配置疯狂蚕食市场,传统合资车企不得不放下身段。但这种“饮鸩止渴”的策略正在透支品牌价值,经销商退网、二手车保值率暴跌等问题已开始显现。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消费者该不该为“白菜价”合资车买单?

在汽车论坛上,网友们的讨论:

@老司机张师傅:“我开了十年大众,这代途岳底盘用扭力梁就是减配!当年高尔夫都用独立悬架。”

@宝妈王女士:“六万五要什么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够用了,总比买电车担心电池安全强。”

@车评人陈哥:“建议等等党再观望,年底清库存时可能还有更大优惠,但要注意生产日期,别买到库存车。”

当我们为大众的“破釜沉舟”惊叹时,不妨冷静思考:汽车作为大宗商品,其价值不应仅由价格决定。途岳的降价确实让部分消费者圆了“合资梦”,但简配疑云、保值率下滑、售后成本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对于真正需要一台可靠代步工具的家庭,不妨多看看哈弗H6、长安CS55等自主品牌车型,它们在空间、配置、质保政策上往往更有优势。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这场史无前例的价格战,最终买单的或许是整个行业。当车企陷入“比谁降价狠”的恶性循环,技术创新、服务质量等核心竞争力反而被忽视。作为消费者,我们既要享受降价红利,更要保持理性——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汽车市场的“价格寒冬”,终将迎来“品质春天”。

您怎么看待大众的降价策略?如果是您,会选择“骨折价”合资车还是配置更高的自主品牌?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大众疯了!15万SUV直接砍到6万5,利润暴跌40%背后藏着什么猫腻?-有驾

数据来源

大众汽车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

乘联会2025年上半年汽车销量数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二手车保值率报告

途岳车型参数及配置表(大众官方网站)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调研数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