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汽车”驶向何方,政企联手破局,未来可期!

最近在南京江宁区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值得咱们普通人也关注一下。

8月29号那天,江宁区政府组织了一场座谈会,把区委书记、区长这些主要领导,还有市里专门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负责人,行业里的顶尖专家,全都请到了一起。

他们的对面,坐着的是江宁区三十多家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老板和代表。

“江宁汽车”驶向何方,政企联手破局,未来可期!-有驾

大家坐下来,不是开那种念稿子的报告会,而是面对面地聊天、谈问题、想办法,主题就一个:江宁的汽车产业,这辆已经开得不错的“车”,下一步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开,怎么才能开得更快、更稳?

这背后,其实是政府和企业正在联手,共同解答一个关乎未来发展的大问题。

要理解这场会的重要性,我们得先看看江宁在汽车这块儿的“家底”到底有多厚。

很多人可能对江宁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学城或者是一些风景区,但实际上,它在咱们国家乃至长三角的汽车产业版图里,早就占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里不是那种只有一个大工厂孤零零撑着的地方,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说白了,就是造一辆现代化的智能电动汽车,从最开始的设计研发,到中间生产各种核心零件,再到最后把车组装起来,甚至包括后续的软件服务和市场销售,基本上在江宁区里就能找到对应的企业,大家可以互相配套,协同作战。

我们来数数看,领头的整车企业有大家很熟悉的长安马自达和上汽大通,它们就像是这个产业生态里的“总指挥”和“总装厂”。

但是一辆车是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的,光有总装厂可不行。

你看,给汽车提供动力的电池,有爱尔集这样的国际大厂;决定安全性的刹车系统,有意大利的布雷博;负责照明和信号的车灯,有法国的法雷奥;还有提供舒适座椅的延锋座椅等等,大大小小超过120家核心的零部件企业都聚集在这里。

“江宁汽车”驶向何方,政企联手破局,未来可期!-有驾

这就像一个厨艺高超的后厨团队,从主菜到配料,样样齐全。

更厉害的是,江宁不光有能“动手”的,还有能“动脑”的。

比如中汽创智、大名鼎鼎的紫金山实验室、福特汽车的中国研究院这些顶尖的研发机构也落户在这里,它们负责研究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整个产业的“最强大脑”。

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有数据为证,2023年全年,江宁区的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了893.6亿元,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产值就已经完成了487.6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

在现在这个经济环境下,能有两位数的增长,说明这里的产业活力确实很足。

像上汽大通、延锋座椅这些企业,产值增速都超过了10%,可以说是跑出了“加速度”。

家底厚实,但挑战也一直在变。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多激烈啊,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一天一个样。

“江宁汽车”驶向何方,政企联手破局,未来可期!-有驾

所以,江宁这次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居安思危,主动求变。

这场座谈会的内容安排得非常务实,一步扣一步。

首先,请来了省里的首席专家华国栋,他给大家讲了讲现在全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方向。

这就好比在一场大战开始前,先请战略家把全球的战场地图给大家分析一遍,告诉大家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玩法是什么,机会在哪里,我们自己的优势和短板又是什么。

这让在座的企业家们一下子就有了全局视野,不再是埋头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听完了专家的分析,接着就是“自己人”的行动。

作为产业链上的“链主”企业,也就是带头大哥,上汽大通的南京分公司负责人站出来,宣读了一份倡议书。

这份倡议的核心思想就是号召江宁区内所有汽车产业链上的兄弟企业,大家要进一步加强合作,不要单打独斗,要抱团发展,共同把江宁的汽车产业这块蛋糕做得更大、更香。

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紧接着,长安马自达和上汽大通这两家整车厂,就现场和区内的四家供应商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江宁汽车”驶向何方,政企联手破局,未来可期!-有驾

这个签约仪式看着简单,但意义很深。

它意味着整车厂愿意把更多的信任和订单交给本地的合作伙伴,形成一个更稳固、更高效的本地供应链。

打个比方,以前可能需要从很远的地方采购零件,现在就在家门口解决了,不仅物流成本低了,沟通也更方便,反应速度更快,整个产业链的韧性自然也就更强了。

会议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留给了企业代表们发言。

这是一个让大家畅所欲言、提意见、讲困难的环节。

平时大家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渠道,或者觉得问题太小不好意思说,这次区里的主要领导都在,机会难得。

有的企业代表就提出来,现在搞新产品研发,特别缺高端的软件和算法人才,希望政府能帮忙牵线搭桥,从全国乃至全球引进一些顶尖专家。

还有的代表说,江宁有这么多好大学和科研院所,但企业和它们之间好像隔着一堵墙,希望政府能帮忙“破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让大学里的好技术能尽快变成企业的好产品。

另外,随着中国汽车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怎么开拓海外市场,怎么应对复杂的国际贸易规则,也成了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他们希望政府能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帮大家“组团出海”。

对于企业提出的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参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都一一做了回应和交流,没有回避,也没有打官腔。

“江宁汽车”驶向何方,政企联手破局,未来可期!-有驾

这种现场办公、马上解决问题的态度,让企业家们心里感觉很踏实。

这也体现了我们现在常说的“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

企业在市场上打拼,政府就做好服务员和后勤保障,当企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政府就主动上前推一把、帮一把。

那么,经过这样一场深入的“思想碰撞”和“资源对接”,江宁汽车的未来方向也变得更加清晰了。

从会议释放的信号看,江宁接下来的目标是打造三个具有标志性的产业集群。

第一个,是要打造一个“创新引领”的集群。

也就是说,不能再满足于做一个制造工厂,而是要成为新技术的发源地和引领者,要用最新的技术去改造生产线,用更酷、更智能的新车型去赢得市场。

第二个,是要打造一个“企企联动”的集群。

这就像一个足球队,链主企业是核心的队长,但每个位置上的企业都要成为顶尖的球员,大家要配合默契,互相支持,形成强大的整体战斗力。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造一个“政企协同”的集群。

政府和企业就像是合伙人,大家目标一致,分工明确,政府负责创造最好的发展环境,企业负责心无旁骛地搞创新、拓市场,一起努力把江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

这场会议,可以说为江宁汽车这艘大船,校准了航向,也加满了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