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

雷克萨斯ES"跳水",豪车加价神话真凉了?

2025年8月底到9月初,汽车圈炸了锅——曾经加价2万起步、落地30万+的雷克萨斯ES,居然被曝"29.99万的指导价砍到20万起,还送保险、贴膜、保养!"

更夸张的是,4S店销售说"不用等,现车随便挑"。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这哪是优惠?

简直是"跪着卖车"!要知道,前两年买ES还得托关系加价,销售爱答不理,现在咋"怂了"?这场豪车市场的"大地震",背后藏着啥秘密?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

说起雷克萨斯ES,前两年那可是真的牛气。2023年的时候,你要想提一台ES,不加个两三万别想开走,有些热门配置甚至要等上半年。4S店的销售跟大爷似的,爱答不理,你还得赔着笑脸求人家给个提车名额。

在豪车圈里简直成了传奇,毕竟连BBA都开始降价促销了,就雷克萨斯还能坚挺着涨价卖。但2025年8月,画风就变了。很多人看到网上的消息都不敢相信——雷克萨斯ES的终端优惠崩盘,有些地方的4S店给出的落地价能比官方指导价便宜10万块!

这什么概念?

就是你原本花30多万才能买到的车,现在20万出头就能开回家。让人震惊的是,销售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不仅主动打电话邀约看车,还各种送礼包、送保养,生怕你不来。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咱们得先把事实搞清楚。2024年11月15日,雷克萨斯在广州车展上推出了2025款ES,官方指导价是29.99万到48.89万,入门款ES 200的起售价其实比2022款还涨了3000块钱。也就是说,厂家官方并没有降价,反而还微涨了一点。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那为啥市场上会出现"跳水"行情呢?

问题就出在经销商这一环。进入2025年后,整个进口车市场的日子都不好过。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进口汽车销量只有22万辆,比去年同期暴跌32个百分点。

就是每卖出100台进口车,就有32台是凭空消失的销量。在大环境下,经销商手里压着大量库存卖不出去,资金链紧绷,不降价清库存根本撑不住。于是就出现了官方不降价、经销商拼命甩货的局面。

有意思的是,雷克萨斯2024年全年的销量数据其实还不错,官方公布超过18万辆,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进口豪华品牌。但"正增长"背后藏着隐忧——主要靠的就是年底经销商大幅降价冲量。到了2025年,靠降价换销量的路子已经骑虎难下,停不下来了。

一旦停止降价,消费者立马就不买账,销量马上往下掉。再看看对手们都在干什么。宝马3系现在终端优惠七八万是常态,落地25万左右就能拿下;奔驰C级也差不多,优惠力度一点不比宝马小。

狠的是国产新能源车,蔚来ET5、小鹏P7i,20多万的价格配上智能驾驶、换电服务,配置吊打传统豪车。雷克萨斯ES要是还端着"进口豪车"的架子不降价,客户早就跑光了。

所以说,雷克萨斯"认怂",表面上看是经销商扛不住压力主动降价,本质上是整个进口豪华车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曾经靠"匠心""进口光环"就能躺赚的时代彻底过去了,现在不拿出点真本事、不给点实惠,消费者根本不买账。从"你爱买不买"到"求求你看看我",转变来得猝不及防,但细想却又在情理之中。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除了降价,雷克萨斯ES到底还剩啥"硬货"?

价格降下来了,问题来了——20万出头的ES,到底值不值得买?

得掰开了细说,不能光看价格便宜就冲动下单,也不能因为降价就觉得车不行。咱们得客观地看看ES到底有什么优势,又有哪些短板。

先说优点,也是ES能在豪华车市场立足这么多年的根本原因。舒适性一块,ES确实是标杆级别的存在。坐进车里,那种感觉就像陷进自己家的大沙发,座椅的软硬度调教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软到没支撑感,也不会硬得硌得慌。

开长途的时候优势就明显了,跑个五六百公里下来,腰也不酸腿也不疼,舒适度确实比同价位的宝马3系、奔驰C级强一大截。隔音也是ES的拿手好戏。关上车门,外面的喧嚣立马就被隔绝了,发动机的声音也被控制得很好,基本听不到什么噪音。

高速上跑到120公里的时速,车里聊天还是能听得很清楚,水平在同级别车型里算是顶尖的。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多花钱买ES的原因之一——开着舒服,坐着安静,体验是实实在在的。

混动版的ES 300h是亮点,油耗表现确实优秀。很多车主实测下来,市区综合油耗能控制在4.5升到5.5升之间,跑高速的话甚至能降到4升左右。成绩放在同级别燃油车里简直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而且雷克萨斯的混动系统非常成熟,开了十几年都很少出故障,可靠性是经过市场长期验证的。但说完优点,咱们也得正视ES的短板。让年轻消费者诟病的就是智能化几乎为零。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车机系统用起来就像十年前的老古董,反应慢、功能少,连个CarPlay都得后期加装。现在国产新能源车都标配语音助手、智能导航、OTA升级了,ES套系统简直就是时代的眼泪。自动泊车、高速领航辅助、车道保持功能,在ES上统统没有,连选装的机会都不给你。

对比一下隔壁的国产新能源车,差距就明显了。小鹏P7i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能自己识别红绿灯、自己变道超车、自己上下匝道,基本实现了高速路段的"半自动驾驶"。蔚来ET5的换电服务方便,3分钟换一块满电的电池,比加油还快。

ES面对竞争对手,除了"进口"和"雷克萨斯"牌子,真拿不出什么能打的科技配置。再说说保值率,曾经是ES最大的卖点。以前买ES的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开几年卖掉也不亏"。

确实,在2021年到2023年那段时间,ES的三年保值率能达到80以上,甚至有些热门配置开一年还能原价卖出去。但现在情况变了,随着新车终端价格大幅跳水,二手车市场也跟着遭殃。2023年的数据显示,雷克萨斯的保值率从4月的77.3跌到5月的74.8,成为豪华品牌里下滑最猛的一个。

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保值率高的前提是新车价格坚挺、优惠幅度小。现在新车都能便宜10万买到了,谁还会花高价去买二手车?

再加上国产新能源车的质量越来越好,像比亚迪汉EV给电池终身质保,蔚来的电池租赁模式也降低了用车成本,ES那套"省心耐用"的卖点逐渐失去了独特性。

所以客观来看,ES现在的产品力是一种"偏科"的状态。舒适性、静谧性、混动油耗传统强项依然很能打,但智能化、科技配置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几乎是空白。20万出头的价格确实很有吸引力,但你得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如果是一台安静舒适的代步工具,ES没问题;如果想体验智能驾驶、科技座舱,那还是看看别的车吧。

雷克萨斯"低头",是短期促销还是行业变天的信号?

雷克萨斯ES的降价,乍一看像是一次孤立的促销事件,但把视野放宽到整个豪华车市场,你会发现根本不是个案,而是一场席卷整个行业的"大地震"。2025年,几乎所有进口豪华品牌都在降价,奔驰C级终端优惠8万,宝马5系优惠12万,就连一向高冷的保时捷Macan都开始送充电卡、送贴膜了。

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是整个传统豪华车的生存逻辑被彻底颠覆了。大环境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咱们看几个数据。2025年1到7月,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攀升到45,也就是说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45台是新能源车。到了2024年8月,数字甚至突破了55。

意味着什么?

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而且趋势还在加速。年轻人买车,第一句话不是问"车省不省油",而是问"有没有智能驾驶""能不能OTA升级"。

致命的是国产高端品牌的崛起。2024年,蔚来的年销量已经超过了雷克萨斯,在五年前简直不可想象。理想L9种40万级别的车,月销能破万台,抢走了原本属于BBA和雷克萨斯的客户。

为什么?

因为国产新能源车给出的价值主张太诱人了——同样的价格,你能买到更大的空间、更强的动力、更智能的配置,还有完善的充电或换电网络。传统豪华车引以为傲的"品牌溢价"正在快速贬值。

咱们再深挖一层,雷克萨斯为什么会在场变革中掉队?

核心问题在于两点:一是进口光环失效,二是电动化转型太慢。先说进口光环,以前消费者愿意为"进口"两个字买单,是因为觉得进口车质量更好、做工更精细。但现在呢?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国产车的制造水平早就今非昔比,比亚迪的工厂自动化率甚至比很多合资品牌还高,"进口=高级"认知已经被打破了。电动化转型慢就要命了。雷克萨斯到现在都没拿出一款像样的纯电车型,ES系列全是传统燃油车或者混动。

而中国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纯电车的使用体验——加速快、静音好、智能化程度高,回过头再看燃油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雷克萨斯虽然混动技术很成熟,但在纯电领域几乎是空白,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还在坚守功能机,市场不会等你慢慢转型的。

有人可能会说,雷克萨斯还有品牌影响力啊,还有那套"匠人精神"啊。

没错,东西确实值钱,但问题是消费者的需求变了。以前买豪华车是为了"面子",现在更看重"里子"。一台车到底好不好用、智不智能、省不省心,实际体验比品牌Logo重要得多。

当雷克萨斯还在讲"手工打磨"的时候,消费者更关心的是"能不能自动泊车""高速上能不能松开方向盘"。往后看,雷克萨斯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如果不赶紧推出有竞争力的纯电车型,不把智能化短板补上,光靠降价根本撑不了多久。

降价就像止痛药,能缓解一时的症状,但治不了根本的病。麻烦的是,一旦开始降价,品牌形象就会受损,保值率就会下滑,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说到底,雷克萨斯的"低头"不是短期的市场波动,而是整个行业变天的一个缩影。传统豪华车那套"高价+品牌溢价+慢迭代"的玩法已经不灵了,新时代的规则是"智能化+电动化+快速迭代+用户体验"。谁能适应套新规则,谁就能活下来;谁还抱着老一套不放,市场会毫不留情地淘汰你。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雷克萨斯现在面临的选择很清晰:要么加速转型拥抱变化,要么继续"以价换量"慢慢边缘化。

网友吵翻了:20万的ES值得买吗?

雷克萨斯ES降价的消息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各种观点满天飞,有人觉得捡到宝了,有人觉得不值得,还有老车主在那哭诉"血亏"。咱们来看看不同人群都是怎么想的,争论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消费观念的巨大分歧。

支持派的理由很:"20万买雷克萨斯,不是捡漏吗?"他们的逻辑是样的——ES毕竟是进口豪华品牌,做工质量没得说,开个十年八年基本不用大修,光可靠性就值回票价。而且舒适性确实好,开长途不累,隔音也到位,比同价位的国产车还是有优势的。

再说保养,雷克萨斯现在给的免费保养很实在,汽油版4年10万公里,混动版6年15万公里,算下来能省不少钱。20万出头买个省心耐用的豪华车,对于追求实用性的中年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反对派则站在另一个角度:"都2025年了,还买燃油车?"群人多半是年轻消费者,他们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在他们看来,20万可以买蔚来ET5,有激光雷达、有智能驾驶、有换电服务,科技感拉满;也可以买小鹏P7i,智能座舱体验吊打传统豪车;甚至比亚迪汉DM-i,20万出头就能落地,配置还比ES丰富。

ES除了那个雷克萨斯的标,在智能化、科技配置上几乎没有任何竞争力,买它纯粹是为了"面子",实用价值真不高。惨的是那些前两年加价买ES的老车主。有人在论坛里吐槽:"我2023年加了5万才提到的ES 260,现在同款降价10万,算下来我亏了15万!"

从“加价神车”到“骨折促销”,雷克萨斯ES咋认怂了?-有驾

心理落差可以想象。

原本以为买了"保值神车",结果不到两年就贬值么多,谁心里都不好受。糟糕的是,二手车商给的收购价也跟着暴跌,想卖车止损都找不到合适的接盘侠。

其实争论都有道理,在于你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是个40岁左右的中年人,每天主要是市区通勤加偶尔跑长途,对智能化没什么需求,就想要个安静舒适又省心的车,那ES确实挺合适。它的优势很明确:可靠性高、舒适性好、混动油耗低、保养便宜,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20万出头的价格,性价比已经很高了。但如果你是个30岁以下的年轻人,喜欢体验新科技,觉得智能驾驶是刚需,那ES真不适合你。它的车机系统老旧得让人难以忍受,连个基本的语音助手都不好用,更别提什么高速领航、自动泊车了。

在价位,国产新能源车能给你完全不同的体验,科技感、智能化碾压ES好几条街。还有个现实的问题——保值率。以前买ES的人都冲着保值去的,觉得开几年卖掉不亏钱。

但现在逻辑已经不成立了,新车都在降价,二手车还能保值吗?

不可能的。如果你打算三五年后换车,那现在买ES可能不是个好主意,因为到时候脱手肯定要亏不少钱。除非你打算开到报废,否则保值率一条已经不能作为购买理由了。

从长远来看,传统燃油豪车的"躺赚时代"确实结束了。当加价不再灵,当进口光环褪色,当智能化成为标配,所有品牌都得重新回答一个问题:"凭啥让用户为你多掏钱?"未来的豪车市场,比的不再是"谁更贵",而是"谁更懂用户"。

雷克萨斯要么加速电动化转型、补上智能化短板,要么继续"以价换量"守住基本盘,但无论如何,那个"加价提车还牛哄哄"的时代,真的一去不复返了。20万的ES值不值?

没有标准答案。就像问"月亮和六便士选哪个"一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

想要实用舒适的选ES,想要科技智能的选新能源,各取所需就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消费者手里的选择越来越多,话语权也越来越大。品牌想靠"光环"和"溢价"就收割消费者的日子,彻底过去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