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每缴10块税里就有1块来自车企,这个占全国税收10.7%的重要领域,2025年上半年的纳税成绩单藏着不少门道。比亚迪以271亿元的纳税总额领跑,每天缴税7400万元,甚至超过了同期155亿元的净利润。但纳税多就一定压力大吗?不同车企的税费差异背后,藏着行业转型的秘密。
看总税费,比亚迪271亿元的数字格外显眼。这与其3713亿元的营收规模相匹配,营收同比增长23%,税费增长也跟上了脚步。要知道,新能源车能享受每辆车3万元的购置税减免,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巨头,税费结构和传统车企大不一样。
从直接税(所得税及附加)来看,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税负。比亚迪的直接税在总税费中占比合理,而有些车企总税费高,但直接税占比低,这和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抵扣政策有关。像高新技术企业低税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都会让企业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减少。
税负轻重不能只看总额,和营收比一比更清楚。行业平均税负率在5%8%之间,有的车企能控制在这个区间,经营相对稳健;有的车企税负率明显高于均值,压力不小。这背后是企业产品结构、盈利水平和政策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增速看,不同车企分化明显。比亚迪营收增长23%,税费也同步增长,这是良性循环。而部分车企税费下滑,除了营收波动,还可能受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影响。国家税务总局税科所所长黄立新解释,企业盈利后先弥补亏损,会暂时减少当期所得税,但这能增强发展后劲。
为什么有的车企税负率高,有的低?新能源车企能享受购置税减免,研发投入大还能加计扣除。比亚迪309亿元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3%,这些都能在税收上得到优惠。传统燃油车企在生产和购置环节税负较重,我国汽车税制在燃油车时代确立,生产和购置环节税负占比约60%,这让转型中的企业压力更大。
有人好奇广汽等合资车企的税费统计,这其实和财税处理方式有关。有的合资企业税费可能体现在联营公司报表里,不同车企统计口径不同,看数据时得注意这个细节。
把税负换算成“每缴1元税能赚多少钱”,更能看出企业效率。比亚迪每缴1元税能赚回约0.57元净利润,这样的税负效率在行业里表现不错。这说明纳税多不一定是负担,只要和企业营收、利润增长匹配,就是健康的。
下半年车企纳税榜可能有新变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到2025年底,这会继续影响车企税费结构。随着更多新能源车型推出,研发投入加大,符合条件的税收优惠增多,车企的税负表现会更分化。
汽车税费改革呼声渐高,专家建议调整生产和购置环节税负比重,让税制更适应行业发展。未来车企的税费表现,不仅是经营成果的体现,更是对政策适应能力的考验。
最后想问大家,你觉得车企纳税多更能体现社会责任,还是税负合理更有利于行业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免税政策延续的背景下,下半年的纳税榜单又会有哪些新变化?其实不管榜单如何变化,合理的税负都是企业发展的底气,也是行业进步的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