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局,当我看到吉利银河M9那4.5秒破百的数据时,我没激动,也没赞叹,就是单纯觉得有点想笑。
这年头,车企们好像都杀疯了。
一台长5米2、能坐一家老小的大家伙,搞得跟个准备去跑勒芒的赛车似的,这到底是图啥?
难不成是怕以后送孩子上学,在校门口的“军备竞赛”里,起步比隔壁的卡宴慢了半秒,会影响孩子在班里的社交地位?
这事儿,搁在吉利身上,又觉得挺合理的。
这家伙,骨子里就不是个安分的主。
想当年,大伙儿还在琢磨怎么造出更省油的买菜车,他一拍大腿,跑去欧洲把沃尔沃给盘回来了。
后来,别家在卷电池续航,他又一抬头,嘿,往天上打了好几颗卫星。
所以,现在他给你一台家用SUV塞进去三台电机,让你体验一把“高铁般”的推背感,好像也没什么不对劲。
这不叫造车,这叫行为艺术。
说真的,现在的新车发布会,我看得都快有固定流程了。
先是吹一波尺寸,什么“移动的家”、“行走的宫殿”,恨不得把三室一厅直接安上四个轮子。
然后就是亮屏幕,主驾一块,副驾一块,后排再吊一块,整得跟网吧包厢似的。
银河M9这些东西当然也没落下,30英寸大屏,17.3寸吸顶屏,啥都有。
但我总觉得,这内卷的尽头,怕不是以后开车得先学会怎么操作中央控制台,不然连空调都不会开。
把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都撇开,这台吉利银河M9真正让我有点兴趣的,还是它那套动力系统,和它车顶上那个不起眼的小犄角——激光雷达。
理想和问界,靠一手“增程式”把高端家用SUV市场拿捏得死死的,那套逻辑确实是高。
发动机就当个充电宝,开起来是电车的味儿,还没里程焦虑,简直是直击用户痛点的“降龙十八掌”。
但吉利这回,像是练了“九阳神功”的张无忌,非要跟你拼内力。
三台电机加一个1.5T发动机,摆明了就是要告诉你:你们玩的那个,是巧劲;我这个,叫实力。
纯电的爽、混动的省、燃油车的后劲,我全都要。
这种硬刚,没点家底和技术自信,是真不敢这么玩的。
这背后,其实是两条技术路线的正面碰撞,有好戏看了。
至于那个激光雷达,关联着“城市无图NOA”。
这词儿现在是真火,所有人都说自己能行。
可这玩意儿就跟相亲对象简历似的,写得天花乱坠,实际好不好用,得拉到晚高峰的堵车长龙里遛一遛。
华为的智驾确实已经快成精了,小鹏也玩得炉火纯青。
吉利这次说自己有卫星加持,能摆脱高精地图。
这牛吹出去了,到时候是“遥遥领先”还是“差强人意”,就等9月17号上市后,让第一批车主当小白鼠去验证了。
最后,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车卖多少钱?
虽然还没公布,但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肯定是冲着理想L9和问界M9那个价格区间去的。
这就好玩了。
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大哥,揣着五十万预算,站在展厅里。
左手是理想,销售正跟他讲“我们这车就是您第二个家”;右手是问界,销售一脸神秘地说“这可是华为加持过的”。
这时候,他看到了银河M9,性能炸裂,配置拉满,但车头挂着的,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吉利标。
你说他会不会犹豫?
这可能就是吉利目前最需要攻克的难关。
产品力已经顶到天上去了,但品牌在高端市场的号召力,还需要一场硬仗来证明。
银河M9就是吉利派出去的那个“攻城锤”,能不能砸开那扇门,就看这一锤子够不够响了。
所以啊,9月17号,别光盯着价格,多看看这背后的热闹。
这已经不是一台车的事了,这是一个“老牌选手”憋了个大招,准备重回擂台中央的故事。
这戏,能不精彩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