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千瓦马力+4.65米转弯半径,腾势N9在地下车库掉头时,旁边的宝马X5车主盯着看了三分钟不说话
商场地库B2那个拐角,一台宝马X5正在倒车掉头,来回挪了三把还没摆正。我朋友开着腾势N9停在后面等,可能等得有点不耐烦,直接切了D挡从旁边过去,方向盘打死,一把就掉过头了。X5车主从驾驶位探出头来,盯着我们尾灯看了能有三分钟。
朋友笑着跟我说,这车后轮能往两边转20度,转弯半径才四米六多点。我当时脑子里还没反应过来,直到后来量了下车身——五米二的大块头,转起来比很多中型SUV还灵活。这事儿搁以前,我可能觉得是吹牛,但地库那一幕摆在眼前,由不得你不信。
上车之前朋友特意提醒我系好安全带,我还当他开玩笑。等他深踩电门那一下,我才明白这提醒不是客套——三个电机加起来925匹,推背感来得又急又猛。不过奇怪的是,过了最初那几秒,整个加速过程反倒挺平顺,没有那种普通电车猛踩油门时把人往座椅上摁的感觉。
后来聊起来才知道,工程师专门调过加速G值,控制在0.3左右。朋友说这叫防晕车系统,加速的时候缓一点,过弯的时候稳一点,就是怕副驾和后排的人不舒服。我当时就觉得挺矛盾——都680千瓦的综合功率了,还在乎这个?
试驾那天天气不错,朋友特意挑了段山路。过弯的时候我留意了下,车身侧倾确实比我预想的小很多。他说测试场那边跑过210公里每小时的鱼钩测试,侧倾角能控制在三度多点。我也不知道这数字算不算厉害,只知道坐在副驾,七八十的速度过急弯,身体不会往一边倒。
悬架这块朋友讲了一堆技术名词,什么双腔空气弹簧、电磁减震器、预瞄路面之类的。我听得半懂不懂,大概意思就是这套系统能提前判断路况,遇到减速带自动抬高车身,过弯的时候自动增加外侧悬架硬度。实际感受确实不错,尤其后排坐着的时候,过坑洼路段没那么颠。
后排那个零重力座椅,朋友媳妇上车十分钟就研究明白了所有功能。十点式按摩、156度躺倒、独立控制的空调和遮阳帘,她说这配置跑长途挺实用。我试着躺了一会儿,腿部那个托起的角度确实比普通座椅舒服,血液循环可能真的会好一些,反正坐久了不觉得腿麻。
智驾功能我倒是真体验了一把。从商场出来那段路,朋友开车走了两遍,第三次直接松手让车自己开。中间有辆车违停挡在路中间,它停了两秒,然后自己往旁边绕了过去。朋友说这叫记忆泊车,支持两百米路径,还能跨楼层。我问万一出事故怎么办,他说正常工作状态下的剐蹭厂家承担维修费,这承诺倒是头一回听说。
音响效果也挺玩味。26个扬声器听起来像是为了凑数,但实际听下来,确实能分辨出声音从哪个方向来。导航提示的时候,声音就从正前方出来,听歌的时候又变成环绕效果。朋友说这叫声场定位,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反正比我自己车上那套音响强太多。
开到高速路段,朋友演示了下智驾领航功能。1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自动变道、自动跟车、自动识别加塞,全程他手搭在方向盘上,基本没怎么干预。我留意了下反应速度,旁边车道突然并过来的时候,它能在半秒内做出减速或者避让的动作。
回程路上经过一段连续弯道,朋友又玩了把后轮转向。他说这系统还有个雨雪模式,后轮会自动内收五度,增加接地面积。虽然那天天气好没法验证,但听起来确实是个实用的功能,尤其对北方用户来说。
车身颜色我选了那个紫瑢金,销售说这个要手工打磨,单台车耗时十二小时。成本比普通车漆高四成左右,不过实际看起来,那个光线折射的效果确实不一样,阳光下能看到金属颗粒在流动。朋友说这是七层涂装工艺,最外面那层还有自修复功能,轻微划痕加热之后能恢复。
最后聊到价格的时候,朋友说这车定位可能会往上走一点。我问值不值,他想了想说,技术层面确实堆得挺足,925匹马力、后轮转向、记忆泊车、防晕车系统,这些配置单拎出来都够讲半天。但关键还是看你需不需要,毕竟大多数人可能用不上210公里每小时的鱼钩测试,也不会每天在地库测试转弯半径。
不过有一点我倒是认同——一台家用车,性能可以很猛,但最终还是得照顾到车上每个人的感受。从这个角度看,防晕车系统和925匹马力放在一起,好像也没那么矛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