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有个消息挺有意思:奇瑞把自家高端品牌星途给"收编"了。这事儿乍一听挺突然,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步棋走得相当精妙。就像家里分家多年的兄弟突然说要一起过日子,表面看是组织结构调整,实际上藏着不少门道。
先说说这个"奇瑞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来各干各的几个业务板块重新整合,现在分成四个专门的小组:管高端车的星途事业部、负责艾瑞泽和瑞虎系列的艾虎事业部、主攻新能源的风云事业部,还有专搞小车的QQ事业部。这感觉就像把原来分散的几支游击队,整编成了正规军。
最让人意外的是星途这个"海归"的回归。要知道,星途可是奇瑞2019年专门分出去单干的高端品牌,定位比奇瑞本尊还高半级。现在突然"回家",难免让人犯嘀咕:是不是高端路线走不通了?但奇瑞方面赶紧澄清说品牌定位没变,就是管理方式调整。这就像你家孩子明明考上重点班,突然说要回普通班上课,当家长的心里能不犯嘀咕吗?
其实站在买车人的角度想想就明白了。现在消费者选车,谁还管你是哪个事业部造的?大家关心的是车子本身好不好,价格合不合适。星途的车还是那个星途,该卖多少钱还卖多少钱,只不过现在归一个更大的团队统一管理。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不会在意这个商品是哪个采购经理负责的,只在乎东西好不好。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奇瑞现在的"五朵金花":奇瑞本家、星途、捷途、iCAR,还有和华为合作的智界。这次调整其他几个都没动,就动了星途。这说明啥?说明奇瑞可能觉得高端品牌更需要"家里人"帮衬。毕竟现在车市这么卷,连BBA都在降价,单独一个高端品牌单打独斗确实不容易。
看看奇瑞最近的销量就知道,他们日子过得不错。去年卖了260多万辆,光出口就114万辆,连续22年当出口冠军。今年上半年又卖了126万辆,同比增长14.5%。这成绩放在当前车市环境下,绝对算得上优等生。但奇瑞显然不满足,还在憋大招——准备去香港上市呢。这时候搞组织调整,多半是为了给资本市场讲个更好的故事。
现在说说这个新架构对咱们买车人有什么实际影响。首先,星途的车不会因此掉价或者涨价,这点可以放心。但以后买星途可能有个好处:维修保养说不定能跟奇瑞4S店共享资源了。以前星途单独建渠道,4S店数量有限,有些小城市根本找不到。现在回归大奇瑞体系,服务网点可能会更多,这对老车主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艾虎事业部把艾瑞泽和瑞虎放在一起管也很有意思。这两条产品线一个轿车一个SUV,放一块儿管理说明奇瑞想打通轿车和SUV的资源。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意味着以后能看到更多技术共享的车型。比如瑞虎上的好配置,说不定哪天就下放到艾瑞泽上了。
风云事业部专攻新能源,这步棋走得及时。现在新能源车渗透率都过40%了,奇瑞要是再不发力就晚了。听说他们准备重启"风云"这个经典IP,不知道会带来什么惊喜。现在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最关心什么?无非就是续航实不实、充电快不快、电池安不安全。奇瑞要是能在这几方面做出特色,说不定真能在新能源市场分杯羹。
QQ事业部可能是最让人怀念的。当年奇瑞QQ可是国民神车,现在专门成立事业部,看来是要在小车市场继续深耕。现在城市停车越来越难,油价也不便宜,精致小巧的电动车其实很有市场。就看奇瑞能不能把QQ这个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值得一提的是,和华为合作的智界、主打年轻市场的iCAR,还有硬派越野路线的捷途都没在这次调整范围内。这说明奇瑞很明白:不同品牌要有不同的玩法。智界背靠华为这棵大树,iCAR走科技潮牌路线,捷途专注越野细分市场,各自都有明确定位,没必要硬凑到一起。
其实车企搞组织调整再正常不过,关键要看调整后能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产品。就像我们去饭店吃饭,不在乎后厨怎么分工,只在乎菜的味道好不好。奇瑞这次调整,说白了就是想整合资源,避免内耗。同一个集团下的品牌,研发可以共享,采购可以团购,渠道可以复用,这些省下来的成本,最终都可能让利给买家。
现在汽车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买车不光看参数配置,还会研究品牌背景、企业实力。奇瑞这波操作,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向市场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毕竟要上市的公司,总得让投资人看到你在认真打理生意不是?
说到上市,奇瑞的财务数据确实漂亮:去年营收超过1800亿,利润113亿。在如今这个车市环境下还能保持这样的盈利能力,说明经营策略对路。这次组织调整,可能也是在为上市前的最后冲刺做准备。毕竟资本市场最喜欢听"降本增效"的故事,把星途收编回来,光渠道成本就能省下不少。
最后说回咱们买车的事儿。其实车企怎么调整组织架构,对消费者来说都是远期的、间接的影响。真正要关注的还是产品本身:安全性怎么样、油耗电耗如何、保养贵不贵、保值率如何。奇瑞这次调整如果能带来更好的产品、更实惠的价格、更便捷的服务,那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好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