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今日学车的感悟
和平常一样,我早早就在模拟器上多练了会儿。其实你说学车,最烦的还是教练脸上的那种不耐烦。有时候笑脸还少。今天新学了侧方位停车,我在模拟器上搞得挺顺的,手都能在虚拟屏幕上舞动了。结果到了现场,教练一招呼我就走到车里。
十点钟刚到,他让我上车。平心而论,我心里还挺期待的,好歹练了两三天,也觉得技术靠谱多了。没想到他一上车的态度就是冷漠,脸色不太友善(我猜可能是上个学员惹他不快?也可能是我感受到的语气太差),总之那感觉就像是在被批评一样。
第一次打方向盘,我还特别小心翼翼,想着不要再犯错。没想到,他一看我这样,就冲我说:你到底会不会啊?打个方向咋还这么难?我那一瞬间有点懵,心想:哎,又开始骂了,心情顿时变差。其实我当时还在想,自己努力一点,心态放宽点,也许还能挽救点脸面吧。
我试着调整心态,告诉自己别太在意,他毕竟经验丰富,只是表达方式太激烈了。可是紧接着第二次、第三次的指导,他的语气明显变得更大了。刚到第三次,我心里一跳,吓了一跳,脚一抖,没控制好油门,熄火了。那一瞬间,我真想骂句算了,我自己来。他头也不抬,说了一句算了算了,你自己在这边琢磨。
我其实还挺郁闷的——居然他不在身边指挥,我反倒能顺利完成了侧方位停车。这真让我费了一番思量,是我自己平时练太少还是真的教练的方式打击人。后来我用驾考宝典反复练,似乎效果还不错,还考了个100分那个,他居然也不惊讶,反倒说:你这水平,挂掉的可能性就低了。我心里暗暗偷笑:只要心放轻点,技巧熟了,谁都能行。
我挺喜欢自己这么摸索,哪怕他脾气暴躁,也算自我修炼的一种。其实我一直在想,怎么能遇到个更耐心的教练?想归想,换人不现实,毕竟这个地方也就剩直角转弯、S线没搞定了。换教练?我还得厚着脸皮再找他,真觉得挺不好意思。有的时候,觉得骂人的教练才最真实,不装了。
不过说实话,我最讨厌那种骂人的教练——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或者听说过。开车学到后来,最怕的还是这些暴脾气的家伙,成天叨叨叨,脸色还阴沉,搞得我心情像过山车一样。真的很希望找到个耐心点的老师,说不定练个两三天就能心平气和。
其实我有个猜测(这点没细想过,也许有点牵强):能遇到好教练,除了脾气之外,还跟他们的教练经历有关。你知道的,不少教练年轻时也是个火爆脾气的,然后慢慢磨合下来,才变得耐心一点。可能也是因为他们自己被学员吼怕了,更懂得怎么引导了吧。也许,未来我应该多了解点他们的人生故事,说不定能拉近关系。
现在回头看看,我硬着头皮把侧方位停车都练会了,也考试了,满分!这真让我觉得,也没有那么难。只要放松心态,稳住了,车和人的配合其实没那么复杂,(这段先按下不表)而且,用心点理解动作的本质其实挺有趣的。从实际接触来说,和同级别车对比,比如我朋友那辆日系车,刹车更灵敏、驾驶更平顺,而我这个国产品牌的车,油门调校要差点儿,特别容易熄火。算了,都是细节,别太在意。
对比下来,车的标价差不多,但实操体验差别挺大的。供应链这种事,就像我买菜一样,都是从不同供应商手里拿货。你不用堆到车身上,却能闻出来差别,就像香料一样。
其实我还在琢磨,有个朋友说:你再练会了,过科二,之后就不用这么折腾了。我也希望如此,科目二马上就要过了,就像拼最后一关的游戏一样紧张。想想都觉得自己要对自己狠一点了。
(这段还是真的得思考下,明天还得开车去练)。不过我有个小疑问——是不是每个学员的成功,都离不开老师的一点狗急跳墙呢?或者说,教练的性格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的效率?相信我,遇到一个心态平和的教练,其实比学车本身更重要。
说到这,我得自己给自己打打气。科目二,就是那个焦虑的最后一关,突破完了,我就能扬眉吐气了。未来的路还长,谁知道呢?如果这次能顺利过,我还想试试下一个阶段——比如高速或夜跑。或者,等我再练个半年,换个车,体验一下更高级的智能辅助,也挺好。
好了,讲了这么多,其实还蛮喜欢这份自己跟车对话的感觉。你说,下一次遇到那种脾气差的教练,是不是应该带点心灵鸡汤或者安慰剂?还是,像我这样靠自己摸索?反正,科目二过关的日子,就快到了。毕竟,要不要考虑点换车或者改惯呢?嘿,你觉得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