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值得咱们老百姓聊一聊的,因为它可能彻底改变了很多人对燃油车的看法。
咱们一提起智能汽车,脑子里是不是马上就浮现出那些造型科幻、充电排队的电动车?
好像什么自动驾驶、大屏幕、语音控制这些高科技玩意儿,都成了电动车的专利。
而我们开了这么多年的燃油车,似乎一下子就成了“老古董”,除了加油方便、开着有劲儿,在“聪明”这件事上,好像总是慢半拍。
但是,就在前不久,一直以严谨、稳重著称的德系豪华品牌奥迪,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
他们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燃油轿车,叫奥迪A5L,但这台车最核心、最引以为傲的部分,竟然是一颗来自咱们中国华为的“超级大脑”。
这一下就把事儿搞大了,一个传统的德国汽车巨头,为什么要把自己未来的命脉,交到一家中国科技公司的手上?
这台装了“中国芯”的德国车,到底有多厉害?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燃油车为了不被时代淘汰,而发起的绝地反击。
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个根本问题,想让一台燃油车变得跟电动车一样聪明,不是简单地在车里加个大屏幕、装个新软件就完事儿的。
这就好比你想让一台老式的台式电脑去运行现在最复杂的3D游戏,你光换个新显示器是没用的,你得把主板、CPU、显卡、内存条全都换成顶级的,从根子上就得是为游戏而生。
奥迪这次就是这么干的,他们为A5L打造了一个全新的“身体底子”,官方叫PPC平台。
说白了,就是从设计这张图纸的第一笔开始,就奔着“智能化”这个目标去的。
这个新平台,首先就是骨架硬朗。
车身用了大比例的高强度钢材,整个车架的结实程度,比以前的A4L提升了15%。
这有啥用呢?
车身越结实,在高速拐弯或者紧急躲闪的时候,车子就越不会有多余的晃动,开起来感觉特别整,指哪打哪。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下盘稳了,才能打出最精准的拳法。
这个扎实的“身体”,就是未来所有智能化操作能够精准执行的基础。
更关键的,是这台车内部的“神经网络”被彻底重构了。
以前的车,车里的各种电子设备,比如管发动机的、管刹车的、管音响的,都像是一个个独立的小作坊,互相之间沟通效率很低。
而A5L用的这套新架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全车的功能整合成了五个大的“事业部”,分别是管动力、底盘、车身、娱乐和自动驾驶的。
这五个“事业部”之间,用上了速度快得吓人的内部网络,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每秒100个G,比我们家里最快的千兆宽带还要快一百倍。
有了这么一套超高速的“神经网络”,华为那套复杂的智能驾驶系统才能在上面毫无延迟地运行,反应速度快得跟闪电一样,彻底解决了燃油车在智能化上“脑子跟不上手脚”的先天毛病。
可以说,奥迪是先给这台燃油车做了一次彻底的“脱胎换骨”手术,为的就是能完美地接纳来自中国的这颗“智慧大脑”。
接下来,就轮到这颗“超级大脑”——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登场了。
这件事本身就意义非凡,要知道,奥迪在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豪华品牌,它选择把代表未来方向的智能驾驶技术,交给一家中国公司来主导,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这充分说明,在智能驾驶这个赛道上,咱们中国的技术已经跑在了世界的最前列,连德国的老师傅都得来向我们“取经”。
这套系统给A5L配齐了一身顶级的“装备”。
车头藏着两颗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一双蝙蝠的眼睛,能用激光去探测周围物体的精确形状和距离,不受光线影响,晚上和白天一样好用。
奥迪还特别贴心地给它配了恒温和自动清洗功能,就算是在雨雪天或者沾上泥点子,也能保证它的“视力”不受影响。
再加上遍布车身的6个毫米波雷达和13个摄像头,整台车就像一个移动的观察哨,周围三百六十度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有了这么厉害的“眼睛”和“大脑”,这台车能干的事就让人觉得有点科幻了。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在城市里开车,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左转,对面一直有车过来,你得凭经验和胆量去“抢”那个空当,心里特别紧张。
而这台A5L,据说在这种路况下,电脑判断并成功左转的概率高达97.8%,它能比人更精确地计算出对面来车的速度和安全距离,稳稳地就把弯转过去了。
再比如跑高速,它能帮你自动保持车道、跟车、超车,甚至在遇到那种盘根错节的立交桥匝道时,它的决策速度比人脑还要快0.3秒。
可别小看这0.3秒,在高速行驶中,这零点几秒的差距,可能就是一次事故和一次平安回家的区别。
还有停车,不管是侧方停车、倒车入库还是斜着停,只要车位比车大一点点,它都能自己停进去,对于很多停车困难户来说,这简直就是福音。
可以说,华为的这套系统,让这台燃油车在“智商”上,已经完全不输给任何一台顶级的电动车了。
当然,有人会担心,一台车变得这么聪明,那它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奥迪吗?
那种德系车特有的驾驶质感和豪华享受还在吗?
这一点,奥迪守得很好。
它的心脏依然是那台我们非常熟悉的EA888发动机,动力强劲,一脚油门下去,那种推背感还是熟悉的味道。
但这次它还增加了一套巧妙的混合动力技术,在低速挪车的时候可以用电,非常安静省油,而在你需要动力的时候,发动机和电机会一起使劲,不仅动力更猛,综合油耗还降低了15%,做到了既要跑得快,又要吃得少。
而在车内的享受上,奥迪更是把中国消费者的喜好研究得明明白白。
比如,为了让后排乘客坐得舒服,特意把车身加长了,空间宽敞得能跷二郎腿。
座椅是专门根据咱们中国人的身材数据设计的,包裹性和支撑性都特别好,还带按摩功能。
头顶上那块巨大的天窗,用的是保时捷同款的隔热技术,夏天太阳再毒,车里也能保持凉爽。
这些细节上的用心,都表明奥迪在拥抱智能化的同时,并没有丢掉自己作为豪华品牌的根本。
这台A5L的出现,就像是给所有的传统燃油车厂打了一个样:谁说燃油车就只能慢慢老去?
只要愿意放下身段,积极拥抱像华为这样的顶尖科技,燃油车完全可以焕发第二春,在智能化的时代里,继续为那些既追求驾驶乐趣,又看重稳定可靠的消费者,提供一个无法拒绝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