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要是聊起车市,估计都绕不开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按理说,现在电车这么火,应该是所向披靡才对,可你要是看了7月份B级车的销量榜单,保准会有点纳闷。
榜单上,大众的帕萨特、丰田的凯美瑞还有大众的另一员大将迈腾,这三款咱们再熟悉不过的燃油车,居然齐刷刷地排在了前三名,把之前一直遥遥领先的比亚迪汉给挤到了后面。
要知道,去年这个时候,比亚迪汉领先它们的优势,那可是上万辆的差距,现在一下子被追到只差三千来辆。
这事儿一出,很多人心里就犯嘀咕了:这是啥情况?
是电车突然不吃香了,还是说那些合资老牌车企睡醒了,开始绝地反击了?
这背后的事儿,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得好好捋一捋。
咱们先看看这几款燃油车是耍了什么招数,能一下子把销量给顶上去。
这可不是变魔术,而是真金白银、实打实的策略。
就拿卖得最好的帕萨特来说,它的办法简单又粗暴,就是降价。
一款以前稳稳当当卖二十多万的B级车,现在优惠下来,十六万块钱就能落地开走。
这个价格是什么概念?
这几乎是用B级车的身份,去卖A级车的价钱,对于很多预算有限又想要个大空间、有面子的车的家庭来说,吸引力简直是核弹级的。
当然,光便宜也不行,现在的消费者都精明着呢。
大众也很懂这一点,它在降价的同时,还给这台车做了点“精装修”。
车子平台虽然老了点,但车里的中控系统给你换上了现在最流行的高通8155芯片,用起来跟新势力的电车一样流畅;再给你加上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跑高速能省不少力气。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那些本来还在犹豫买个A级高配还是B级低配的消费者,一看帕萨特这么有诚意,价格又这么香,很多人就直接拍板了。
再来看丰田凯美瑞,它走的就不是帕萨特那种猛打猛冲的路子,而是主打一个“精打细算过日子”。
它的核心武器就是丰田看家的THS混动技术。
这套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省油,百公里油耗能轻松降到5升以下。
现在油价这么高,一年开下来,光油钱就能省下不少。
网上甚至有车主实测,一箱油从北京开到上海,油表还剩两格。
这对于那些经常出差或者对用车成本特别敏感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
更厉害的是凯美瑞的保值率,这车开个三年,如果车况保持得好,卖出去还能值回原来车价的七成多,这在现在的汽车市场里,简直跟理财产品差不多了。
所以,买凯美瑞的人,可能对那些花里胡哨的大屏幕、智能语音没那么感冒,但他们对每一笔开销都算得明明白白,凯美瑞给他们的,就是一份实实在在的经济账和长久的安心。
至于大众的另一款车迈腾,它的玩法就更直接了,叫“新老同堂,大小通吃”。
它让老款的B8和新款的B9两代车型一起卖。
老款B8技术成熟,皮实耐用,一通大幅优惠下来,裸车价甚至能到十三万左右,这个价格对于网约车公司和企业租赁市场来说,简直是捡便宜,销量基础一下就稳住了。
而新款的B9呢,设计更年轻,科技感也更强,专门去吸引那些追求新鲜感和品质的家庭用户。
这么一来,迈腾就像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踩稳了基本盘,另一条腿去开拓新市场,销量自然差不了。
所以你看,合资燃油车这波反扑,背后都是精心策划过的,它们把价格、油耗、保值率这几张最拿手的牌,一股脑全打了出来。
那么,咱们的国产新能源,特别是龙头老大比亚迪,就真的被动挨打了吗?
其实不然。
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看,会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比亚迪汉家族7月份的销量虽然比上个月少了一点,但这并不是因为车不好卖了,而更像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因为比亚迪自己推出了另一款非常有竞争力的新车——海豹07 DM-i,这款车更年轻,技术也同样出色,自然而然地就分走了一部分原本打算买汉的客户。
这从侧面说明,比亚迪的产品线越来越丰富,它开始用不同的车型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这是从靠一款爆款打天下,升级到了用一个“产品军团”去作战,短期看是销量分流,长期看是把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了。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阵营的另一位重要角色特斯拉,7月份也正好赶上新款Model 3产能爬坡,车造出来得慢,交付量自然就上不去。
这就等于在战场上暂时空出了一个缺口,给了燃油车一个难得的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一旦特斯拉的产能恢复正常,市场的局面可能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其实,这场看似是燃油车大反攻的战役,恰恰也暴露了它们自身的焦虑,以及我们国产燃油车面临的困境。
你看看榜单里,同样是燃油B级车,红旗H5虽然也卖了将近一万辆,是唯一挤进前十五名的国产品牌,但背后的数据却不那么乐观。
它的经销商库存已经达到了2.4个月,远高于1.8个月的行业警戒线,这意味着仓库里压了不少没卖出去的车,只能靠高达3万元的终端优惠来清库存,现金流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说明,在新能源的大潮下,不仅是合资品牌的日子不好过,我们自己的国产燃油车,生存空间也被挤压得越来越小。
所以,7月份的这个销量榜,与其说是燃油车的一次胜利,不如说是它们在新能源大军全面压境前的一次“最后的疯狂”。
它们用这种近乎“割肉”的方式换来的销量,能持续多久,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有行业专家也私下透露,B级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在7月份首次出现了环比没增长的情况,这也说明,单纯靠降价来刺激消费的招数,效果正在慢慢减弱。
消费者经过了最初对新能源的好奇和尝鲜阶段后,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
接下来的市场会更有看头。
合资品牌肯定不甘心一直这么亏本卖车,大众已经在为帕萨特的中期改款准备产能,丰田也要推出电池更大、性能更好的第五代混动技术,它们都想把现在“以价换量”的局面,扭转成“量价齐稳”的健康状态。
但这恐怕很难,当消费者已经习惯了16万的帕萨特,你再想让他们花20万去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而新能源汽车的真正优势,也绝不仅仅是一块能让你在大城市更容易上路的绿色牌照。
它代表的是更低的用车成本,电费比油费便宜太多;是更安静、更平顺的驾驶感受,开起来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和顿挫;是更智能的人车交互体验,车机系统就像一部大手机,不断更新,常用常新。
这是一种全新的用车理念和生活方式。
当燃油车还在油耗和保值率这些老话题上打转时,新能源车已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好车”的认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