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汽车将诸多科技引入而借此宣称创新,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许多科技都现了原形,如今的高温天气进一步撕开了这些所谓的创新给车主带来的烦恼,盲目相信他们的创新不过是徒增烦恼而已,汽车创新需要慎重。
其中备受煎熬之一当属全景天窗了,全景天窗曾被宣传得高大上,然而如今到了超级炎热的天气下,这些采用全景天窗的车主就受罪了,炎热的天气下,太阳光穿透全景天窗的玻璃,车内驾乘人员被烤得燥热不安。
尤其是一些汽车企业为了省钱,没有额外设计遮阳板,毕竟采用了全景天窗的设计,车顶剩下的空间较为有限,如果额外设置折叠遮阳板,成本可是增加不少,因此一些车企就为了省钱不搞遮阳板,这些车主就更惨了,空调开到极限都没有任何用处。
全景天窗还有一大弊端是安全问题,车顶被大块玻璃占据,车厢的安全系数下降,那些传统豪华车品牌为了增加全景天窗的车厢安全性,为此往往采用特殊的钢材制造车厢,还采取特殊的设计来增强车厢的安全性,而那些采用全景天窗设计的汽车如果连遮阳板都不提供,如此省钱的企业,他们会舍得下本钱增加这种车厢的安全性么?
高温天气对新能源汽车的汽车电池是严重考验,而且比手机更为严重,因为汽车的电池容量往往是近百度电,这些电池都是一颗颗小电池组成的,巨量的电池拥挤在一起,它一旦发热,整体的热量可想而知,进一步增加了电池起火的风险。
为了增加电池的安全性,汽车电池往往会提供辅助散热设备,然而外界的温度如此之高,辅助散热设备自然需要大量消耗电量,这会增加电池电量消耗缩短电池的续航,这极为考验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汽车的电池包还要增加防撞配件、隔热配件,避免外界的环境温度影响电池温度,因为电池包怕热又怕冷,而且电池包往往在车辆底部,需要增加防撞配件,进一步增加电池包的散热问题,这也是为何在高速行车时,电车有时候会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因为一旦电池过热,电池的保护装置开始启动保护电池,限制电力输出,避免电池进一步过热引发热失控。
事实上这几年这些汽车所采用的诸多创新都备受争议,单踏板模式就增加了安全行车的风险,国内已强制汽车企业默认的行车模式不许提供单踏板模式;单踏板模式的动能回收功能,还会造成老人和小孩乘车容易晕眩的问题。
汽车所采用的以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更已造成了不少的事故,某百万外资豪车就曾因车辆发生事故后锁死车门,导致车外救援人员无法救援,而导致车内驾乘人员被活活烧死,车主的家属由此与该车企对簿公堂,然而诸多汽车企业依然不吸取教训。
直到今年3月份发生的一单事故,工信部强制要求汽车企业为隐藏式门把手增加机械机构;不过即使增加了机械结构,在北方寒冷天气下,隐藏式门把手在冬天因冰雪冻住而导致车主手指受伤仍然屡见不鲜,还因为需要等待冰雪融化才能开门导致车主浪费大量时间。
此外半幅驾驶盘、将大量功能集中到中控屏等等都增加了车辆的风险,据美国分析机构给出的数据指半幅驾驶盘导致事故几率提升18%,车主使用中控屏调节空调温度、音响音量需要几十秒,而传统的实体键只要几秒,这些都增加了行车风险。
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汽车的这些所谓创新完全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急于引入创新科技增加了汽车安全风险,这是完全无视车主的生命安全,如此做很可能会逐渐汽车企业的口碑,累积之下,可能导致消费者远离存在安全风险的汽车企业,值得这些汽车企业反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