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境这盘棋,广汽和华为到底下得有多大?
广汽和华为联手造车,谁在掌舵?答案是刘嘉铭。这个在广汽干了整整25年的“老广”,都快跟广汽的工牌一块封神了,这回一脚迈进了广汽与华为合作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车品牌——启境。2024年9月下旬,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和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亲自到场,刘嘉铭上任启境CEO,这阵仗,别说老广汽员工,连圈外人听了都得乐呵两声。
你要说“选对人,成一半”,这话在启境这事上可算说到了点子上。刘嘉铭不是空降神兵,广汽二十五年,他什么风浪没见过?在广汽丰田干活那阵子,汉兰达、凯美瑞这两辆车,现在还在街头巷尾溜达。这些爆款从无到有,就是刘嘉铭带队捣鼓来的。销售改革、市场开拓、渠道搭建这些车企干货,他全都摸过,甚至还把广汽内部一整套流程折腾得上了新台阶。
但启境这事,不只是卖车那么简单。广汽把自己28年造车的硬功夫压上了,华为也把智能驾驶的看家技术全盘托出,什么ADS 4防碰撞、智能座舱,能避免几百万次潜在事故的黑科技,都摁进了启境。说白了,这是“华为造脑,广汽造身”,不光得懂车,还得懂智能;不光得扎实造车,还得能扛起科技大旗。两边都有家底,但都不是搞一锤子买卖。这种高强度“捆绑式”合作,对CEO的要求,可比普通车企高了一截。
刘嘉铭这位掌舵人,不仅有造车的经验,更是懂系统化运转的行家里手。他要面对的,不只是搞爆款,还得在广汽和华为之间打好算盘。启境不是谁的“亲儿子”,两家都得出力,都想有话语权。广汽“番禺行动”上线;华为也想借启境,把自己的智能技术落地成商业范本,这当中可没有一边凉快的事。刘嘉铭得用自己的管理底子,把几十个城市的招商、渠道建设全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广汽和华为联手的时候,市场也正赶上拐点。中低端新能源车天天上演价格战,谁便宜谁火爆;高端智能车则一路猛进。消费者眼睛越来越“挑”,不只要省油,还要求智能、舒适、品质全都拉满,最好还能贴合年轻人的审美和用车习惯。广汽急了,把启境提到最高级别上,资源什么的全力砸;华为则把所有能用的技术玩意儿都往里塞。
说白了,启境要的不是一辆普通的新能源车。而是要做一辆让消费者觉得“有面子的智能座驾”。刘嘉铭得给这个品牌定义产品,要让汉兰达式的爆款属性,和华为的智能技术整合得天衣无缝。两边原有体系都不能直接套用,销售渠道、市场节奏样样不能遗漏。这种“夹心饼干”式管理,考验的可不是嘴皮子,得真刀真枪地落地。
更有意思的是,启境问世的时候,正好是整个智能汽车江湖的“分水岭”。传统车企跟科技巨头的合作,之前也有,但大多数停留在“你搞智能,我造壳子,大家分干”。启境则是广汽跟华为全线绑定,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每一步都深度嵌套。说白了,不是谁带谁入伙,而是两个巨头扛着大旗一起冲锋。从结果来看,这种模式可能比之前那些“打工模式”要猛。
刘嘉铭这几年不仅见了太多车企在智能化浪潮里翻车,也见过不少新势力靠噱头炒作,可最后还是拼的产品、技术和渠道。当初汉兰达、凯美瑞在国内扎根时,谁不是被质疑“水土不服”?但广汽和刘嘉铭硬是把这些外来品牌做成了中国车市的样本。如今启境有了华为的智能底子,这盘棋怎么看都比过去要大。
华为这几年在汽车圈也挺能“折腾”。境家族的概念,就是以智能为核心,但和以往鸿蒙智行或者HI模式不同,启境几乎是“全套合作”。华为不只是提供一些技术方案,而是在整个产品周期里都插了一脚。产品定义、车身技术、智能系统,样样都有华为的DNA。广汽这边,则拿出在制造方面的杀手锏,冲压、焊装、三电系统全都用上最高标准,力求给消费者一辆真·靠谱的高端智能车。
渠道这事也没那么简单。启境要搞独立渠道,不能沿用广汽和华为原有体系,“另起炉灶”,这在车企里算是“割地自立”。刘嘉铭要在40座核心城市安排招商、选址、团队搭建,步步都是硬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摆平的事。既不能伤了广汽的老面子,又得尊重华为的智能话语权,这里面的平衡关系,看的就是掌舵人的智慧和经验。
说到这里,很多人问:启境能不能成为中国高端智能车的新标杆?这事没法现在就下定论。毕竟首款车型得等到2026年面世。可你要说靠谱的基础,倒是真的有——华为的技术迭代快,广汽的制造底子稳,再加上刘嘉铭深耕多年的市场操盘经验,这仨加在一起,确实有底气让人多看两眼。
很多行业人都在瞅着启境这步棋。毕竟它象征着国资车企拥抱科技巨头,真正下场造高端智能车,不再是“借技术打工”,而是合伙“抢市场”。过去,传统制造和智能科技各有领地,很少有深度融合的样本。启境这次,不单单是把零件往车上怼,而是给整个行业一个新模板——到底能不能跑出来,就看最关键的人和资源能不能对上号。
刘嘉铭自己也知道,过去自己能做爆款,是市场和团队给了机会。如今的启境更像是在“闯新路”,既要保持传统制造的可靠性,又要让智能体验成为品牌符号。两边的利益、技术、思路全都要走一条线。华为的智能驾驶能不能让中国用户放心买?广汽的制造水准能不能让用户安心开?这些不好吹牛,终究得让市场说话。
现在的车市,如果只想便宜和续航,早就被比亚迪、理想、特斯拉这几家抢走了。启境要的,就是“有脸面又有里子”那种体验。你既能坐得舒服,看着科技感十足,还能享受华为系统带来的智能交互。这种产品不只是拼技术,更是拼品牌、拼服务。刘嘉铭要把广汽和华为的家底融合成一套有竞争力的打法,这能不能成为新标杆,大家都瞅着。
当然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汽车圈从来都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刘嘉铭要把启境的渠道、团队、市场、用户体验全都磨出花儿来,才能确保首款车型上市后不翻车。哪怕广汽和华为各有资源,能不能把市场节奏踩对,还是要看CEO脚下的步伐。
启境带来的示范意义,不光在于产品本身。它更像是为行业打开了一扇大门。谁能坐稳“高端智能驾驶”这把椅子,靠的不是单点发力,而是资源、技术和管理的三位一体。如果刘嘉铭能带着广汽的“丰田逻辑”和华为的“智能IPD体系”做到产品、渠道、服务三线开花,那中国高端智能车市场要变天也不是没可能。
眼下,圈里人都在等启境首款车型的表现。毕竟市场才是最公平的“裁判”。广汽和华为的结合,并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简单的“拼盘”。这套新品牌打法,有可能让“制造+智能”变成主流,也可能只是行业的又一个尝试。但无论如何,有刘嘉铭这种“老广汽”来掌舵,至少让启境的落地多了一份底气。
至于启境能不能真像名字那样“开启新境”,真得等它跑到市场上较量之后才能下结论。毕竟,江湖传言“好饭不怕晚”,大家都在等着尝鲜。
谁说新老势力拼不出好牌?这盘棋,终于有了点看头。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