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为行业风向标,正在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车展不仅是电动化、智能化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更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从“规模引领”迈向“价值引领”的重要观察窗口。在千余台展车同台竞技的舞台上,领克等中国品牌的实践,正在超越单一车型的竞争维度,探索出一条突破低价竞争循环、建立品牌价值认同的现实路径。
领克品牌自2016年成立以来,承接吉利技术积淀,聚焦高端市场。其在WTCR赛场取得“7年9冠”的成绩,是对整车动力、底盘与材料技术的验证。据悉,领克正推动研发、赛事与车手体系的“全华班”建设,旨在构建植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完整技术生态。
吉利集团在汽车运动领域已深耕近三十年,创始人李书福的“赛车梦”始终贯穿其发展脉络。从2003年首款国产跑车“美人豹”,到2005年组建方程式车队,再到2018年启动领克汽车运动计划并次年出征WTCR赛事,吉利体系对赛车的投入持续而系统。近期,吉利星瑞接棒领克参与TCR赛事,体现出这一战略在大吉利体系内的延续与升级。
技术反哺是这一路径的关键。2019年领克03+的推出,打破了高性能车市场长期由海外品牌主导的局面,实现了赛道技术向量产产品的转化。通过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媲美合资竞品的性能表现,领克为中国品牌突破价格天花板、建立高价值标签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当前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模式正经历从广谱传播向深度共鸣的转型升级。品牌与用户建立持久连接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这一转型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得到充分体现。以领克为例,车企通过精准对接区域热点事件,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场景化解决方案。以全运会举办为契机,领克将智能驾驶功能与城市出行痛点相结合,使技术创新以更直观的方式触达消费者。与此同时,通过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展台体验,展现出本土化营销的新思路。
这种深耕区域市场的实践,反映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随着产品同质化程度加深,单纯的技术参数竞争已难以形成差异化优势。车企开始从文化认同和情感连接中寻找突破口,通过构建与区域消费者的深度互动,实现从短期流量向长期用户价值的转化。
在当前纯电市场竞争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中国品牌正从“配置竞争”向“价值竞争”深化。本届广州车展93台首发新车中,多家车企不约而同地将突破点聚焦于设计美学与工艺品质的升级,试图在续航、加速等基础参数之外建立新的差异化优势。
当电动技术趋于普及时,“性能打底、体验增值”的产品策略,正在重筑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以领克Z20曜红版为例,该车型在保持5.3秒零百加速性能和搭载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外银内红”的色彩搭配与专属皮质座椅等细节设计,强化其“精致化”产品定位。
在15万级纯电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已从满足基本出行,扩展至对设计质感与驾驶品质的综合要求。领克等品牌的实践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已具备通过设计创新与工艺提升开辟高价值细分市场的能力,这为行业从规模化制造向品质化创造转型提供了重要借鉴。(钱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