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1日这一天,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比亚迪工厂迎来了一项重要时刻:首辆海鸥车型正式下线。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拉美地区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工业综合体正式启动,也象征着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这座占地46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5亿雷亚尔(约合71亿人民币)的生产基地,由三座工厂组成,涵盖了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模组及商用车生产。初期年产能为15万辆,将辐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核心市场,并为当地创造2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这座占地 468 万平方米的生产基地,总投资达 55 亿雷亚尔(约合 71 亿人民币),由三座工厂组成,涵盖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模组及商用车生产。初期 15 万辆的年产能,将辐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核心市场,为当地创造 2 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从 2023 年 10 月奠基到首车下线仅用 15 个月,比亚迪以 “中国速度” 在南美大陆刻下了新能源产业的里程碑。
工厂的 “绿色基因” 尤为亮眼。生产全程采用巴西本土太阳能与水力发电,雨水回收系统与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备,使其成为南美首个实现全流程碳中和的汽车工厂。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巴西政府《国家新能源交通战略规划》中 “2030 年新能源汽车占比 30%” 的目标高度契合,为当地交通运输脱碳进程提供了实体支撑。
市场表现早已印证比亚迪的前瞻布局。2025 年 5 月,其纯电车型在巴西市场占有率飙升至 92.16%,每卖出 10 辆纯电车就有 9 辆来自比亚迪;混动车型市占率也达到 35.8%。从 2022 年全年 260 辆的销量,到 2024 年突破 7.6 万辆,再到 2025 年 1-5 月超 3.9 万辆的成绩,比亚迪用倍数级增长改写了巴西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本地化战略是其成功的关键密码。目前工厂 1000 余名员工中 70% 为巴西籍,管理层积极融入当地热情包容的文化,通过建立信任纽带提升团队凝聚力。180 家经销商网络(2025 年将扩至 240 家)与 “深圳号” 滚装船(单次运力 9200 辆)构建的物流体系,形成了从生产到交付的完整闭环。
比亚迪巴西工厂的顺利投产,不仅彰显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竞争力,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巴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这座现代化生产基地的投入使用,比亚迪将继续引领拉美地区的绿色出行潮流,并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比亚迪有望在南美市场实现更大突破,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