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四驱”是一种身份象征:得是顶配、要冲预算、还得妥协能耗。可如果告诉你,有一台智能电混轿车,不仅全系标配四驱和激光雷达,还做到了节能比肩两驱、性能直追电车,你会相信吗?
9月8日,领克10 EM-P四驱版正式上市,起售价16.38万元,推出120四驱Halo、120四驱Ultra、240四驱Ultra、240四驱Ultra运动版共4款车型,最大纯电续航240km,最大综合功率390kW,0-100km/h加速仅5.1秒——这是30万内新能源轿车少见的“狠角色”。
全系eAWD四驱:把豪华配置“打成平价基础设施”
在领克10 EM-P身上,你找不到“入门两驱”的配置套路。哪怕是起售价16.38万元的Halo版,也配备了前后双电机、eAWD智能电混四驱系统,并搭载P4异步电机,可实现毫秒级介入(最快10ms)。这比传统机械四驱快了20倍,让你在冰雪湿滑、山区连续弯等复杂路况下,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掌控中。
更关键的是,它做到了“四驱性能,两驱能耗”。得益于P4电机的可解耦设计,在空载时零拖曳损失、零额外耗能,实测亏电油耗仅比两驱高0.16L/100km,在当前动辄亏电高油耗的插混市场,这样的数据堪称“降维打击”。
有性能的速度,也有日常的体面
别看它是台中大型轿车,领克10 EM-P的底盘功力,真不输那些靠操控起家的德系车。纯铝合金双叉臂前悬+增强五连杆后悬、液压可变阻尼减振器,再加上领克一贯的赛道调校传统,使得这台车在极限麋鹿测试中达到了83.2km/h的成绩,零百加速5.1秒,零百制动距离35.5米,5.7米的最小转弯半径——运动与日常并不冲突,甚至优雅。
当然,性能不仅是速度,更是长跑的能力。CLTC综合续航最高可达1400km,纯电续航最长240km,配合宁德时代“神盾金砖”高能电池,支持13分钟快充30%-80%,你甚至可以忘掉“充电计划”这件事,想走就走,城市、跨城、远郊都能从容应对。
Flyme Auto+Thor芯片:智能不是锦上添花
它是首款搭载Flyme Auto 2.0的轿车,UI与交互体验实现全面进化,更懂用户的使用习惯与情绪表达;全系标配激光雷达+Thor智驾芯片,支持行业顶级的H7辅助驾驶方案,至高可实现38项辅助驾驶功能。
不论是高速NOA、城市领航、自动泊车,还是断头路泊车、遥控泊入、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D2D辅助功能,领克10 EM-P已经从“辅助”进化为真正可用、好用、能长期使用的智能伙伴。
它不是被动等待你操控的机器,而是能“思考路线”“理解习惯”“精准接管”的AI副驾。它带来的,不只是“开得动”,而是开得轻松、开得安全、开得聪明。
比Model 3更懂中国路
领克10 EM-P的对手有不少,比如智能电轿阵营的Model 3、小鹏P7i,也有插混阵营的比亚迪汉DM-i等。前者在智驾上略胜一筹,但在冬季掉电、续航焦虑与价格高位上始终是道坎;后者更注重能耗表现,但在操控、配置、智能维度显得相对保守。
相比之下,领克10 EM-P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整合者:它有媲美电车的加速,也有媲美油车的续航;既有四驱与底盘质感,也有领先一代的智能配置。更重要的是,它用16.38万的起售价,交付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全能答案。
说白了,这不是一台靠“叠配置”的产品,而是一台把“高配”变成“标准线”的新物种。
写在最后:
很多品牌在讲“配置平权”,但往往只是高配拉低价,或者用软件选装掩盖门槛。而领克10 EM-P做得更彻底:不是选装、不是高配专属,而是把eAWD四驱、激光雷达、智能座舱、AI智驾统统标配,把原本属于30万+车型的完整价值打包下放。
从底盘到芯片,从能耗到智驾,领克10 EM-P可以说是混动新时代的标准制定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