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动车市场冰火两重天:三款车型集体“哑火”的残酷真相
比亚迪秦PLUS月销3.86万辆,小米YU7三分钟订单破20万,而北京EU5、启辰VX6、岚图知音却从月销过万跌至三位数,最惨的岚图知音6月只卖出667辆。 价格战打得再凶,这些车照样卖不动,技术落后、定位失误、用户信任崩盘,让它们彻底哑火。
北京EU5:网约车标签撕不掉,技术短板补不上
北京EU5曾是北汽新能源的销量王牌,2023年12月月销1.28万辆,到2025年6月暴跌至838辆,环比下滑近40%。 作为对比,同级竞品比亚迪秦PLUS EV和小鹏MONA M03当月销量分别为3.86万辆、1.41万辆。
续航缩水,价格虚高
EU5入门版定价12.99万,续航仅401公里,而比亚迪秦PLUS EV 11.98万版本续航达510公里,多出100公里以上。 低温环境下,EU5电池衰减问题用户吐槽“开暖风后续航直接打六折”。
智能化“挤牙膏”
L2级辅助驾驶仅限高配车型,车机系统升级速度被小鹏等新势力甩开几条街。 门店不足300家,比头部品牌少100多家,看车修车都费劲。
网约车依赖反噬品牌
早期靠网约车采购撑销量,如今私家车用户嫌弃“坐EU5像打网约车”,二手车残值比同类电车低15%。
启辰VX6:高不成低不就的“夹心饼干”
启辰VX6今年6月销量仅806辆,累计半年才卖5509辆。 竞品AION Y同月销量7732辆,几乎是它的10倍。
续航虚标遭群嘲
官方宣称CLTC续航510公里,用户实测发现实际续航仅400公里出头,甚至“停一夜掉电十几公里”。 58kWh电池百公里电耗13.1度,堵车时电量“肉眼可见往下掉”。
顶配近20万,配置却寒酸
19.98万的顶配车型连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都没有,语音助手被吐槽“喊三遍才响应”。 魔方座椅能变2.5米大床,家庭用户更关心“冬天能不能少充两次电”。
品牌溢价撑不起定价
顶着“东风日产亲儿子”名号,实际用户认知度远不如比亚迪、零跑。 13-20万价格带被宋PLUS、元PLUS等爆款围剿,消费者直言“买VX6不如加点钱上宋PLUS”。
岚图知音:901公里续航的“纸面神话”
岚图知音2024年10月上市,月销始终徘徊千辆,2025年6月跌至667辆。 同级零跑C10、小鹏G6同期销量分别为1.11万辆、5749辆。
顶配独占真技术,中低配“割韭菜”
901公里超长续航和5C超充技术只给顶配(23.69万),消费主力集中在19万的中低配车型。 用户实测中低配实际续航仅六七百公里,“打七折是常态”。
5C超充沦为摆设
全行业5C超充桩不足1000根,特斯拉超充站超2000座、蔚来换电站3300座,岚图自建超充站仅百余座。 车主抱怨“跑300公里找不到一个5C桩,快充比彩票还难中”。
智驾芯片“小学生打大学生”
搭载德州仪器TDA4芯片,算力仅16TOPS,竞品小鹏G6、乐道L60用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 岚图知音的高速NOA仅覆盖60%场景,城市智驾完全缺席。
实用配置集体缩水
前排隔音玻璃、腿托等竞品标配在岚图知音上消失,悬架调校偏硬,过减速带“颠得手机飞出去”。
价格战救不了哑火车型
北京EU5终端降价2万,启辰VX6限时11.29万起,岚图知音优惠后跌破19万。 消费者用脚投票:技术代差靠降价填不平,用户信任崩了再难挽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