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骤降八成,老车主车库对比新汉L,旗舰轿车为何被新势力全程反超

比亚迪汉L销量骤降 老车主换购潮背后的尴尬

上个月在小区地下车库碰到老王,他以前那台汉DM已经开了三年多,保养得还挺新。我随口问他要不要换成最新的汉L,他摆摆手,说“算了吧,这次真没啥心动的点”。后来才知道,不止他一个人这么想——这款号称旗舰升级版的轿车,从上市到现在四个月,销量直接从一千四百多台掉到五百出头。放在比亚迪过去动辄几万台起步的节奏里,这数字有点扎眼。

销量骤降八成,老车主车库对比新汉L,旗舰轿车为何被新势力全程反超-有驾

听销售小李说,他们店里当初对汉L信心满满,觉得动力和配置都比前代强,还保持差不多价格。可现实是DM版总共卖了五千来辆,EV版更惨,两千出头。而同价位的小米SU7,一个月就能跑出去两万多辆,“二十倍差距”这个词,是他们茶水间最近出现频率最高的话题。

其实单看纸面参数并不差:五米长、接近三米轴距,高配电机零百加速3.9秒,亏电油耗也就5升左右。但一些细节用起来还是让人皱眉,比如29度电池只能纯电跑200公里左右,有群友测过冬天高速还不到180公里。“要是轻个一百公斤或者塞个35度电池进去,就好很多”,这是隔壁修理厂老周边抽烟边嘀咕的话。他说有客户嫌续航短,把提车半年的就挂闲鱼上去了。

外观也是争议点。有些老车主觉得前脸线条没以前锐利,看着平淡;年轻人倒不是嫌丑,而是觉得没有惊喜感。在智能化方面,比亚迪这回似乎慢了一拍——语音交互反应速度、导航界面流畅度,还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都被新势力拉开了距离。我试过一次它的自适应巡航,在环城快速路遇上下雨天时识别有些迟疑,不如朋友那台理想稳妥。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小问题:后排地板中间凸起偏高。这事儿我是在一次拼车去机场时发现的,中间座位的大哥一路腿都伸不开,下车直喊腰酸。他说自己本来打算买汉L,但家里老人经常坐后排,这种设计直接劝退。而像空气悬挂这种能提升舒适性的配置,在这个级别的新势力车型上已经很普遍,可在汉L上你得选顶配才有,还不能单独加装。

行业里的变化也快得吓人,以前混动技术几乎就是比亚迪代名词,现在奇瑞、吉利、长安这些品牌热效率数据追得很紧。一位做发动机标定的人跟我讲,现在很多自主品牌热效率能逼近甚至持平曾经比亚迪引以为傲的数据,“优势窗口期缩短太快”。消费者挑剔起来,就会把目光转向那些智能体验更丰富的新选择,比方更大尺寸HUD、更细腻360影像这些日常用得到的小东西,也可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销量骤降八成,老车主车库对比新汉L,旗舰轿车为何被新势力全程反超-有驾

营销方式也是关键,小米SU7火爆不仅靠产品本身,它们在线上线下造势很猛,各种直播试驾视频刷屏。而比亚迪依旧主要依赖4S店展厅和传统广告,对年轻用户触达少了一层。有销售吐槽,现在不少90后00后压根不会走进展厅看实物,全靠线上内容种草拔草,你等他们主动来店,那基本等于白等。

销量骤降八成,老车主车库对比新汉L,旗舰轿车为何被新势力全程反超-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比亚迪全国售后网点覆盖广,这是其他新势力羡慕不来的优势,只是服务细节还需打磨。有南方城市的朋友抱怨预约保养时间太久,高峰期甚至要排到两周以后。这类体验上的瑕疵,一旦和产品竞争力下降叠加,就容易让忠诚用户产生摇摆心理——尤其是在如今选择越来越多的时候。

销量骤降八成,老车主车库对比新汉L,旗舰轿车为何被新势力全程反超-有驾

昨晚刷朋友圈,又看到有人晒刚提的小鹏P7i,说原本预算就是留给汉L,但综合下来感觉“少花钱还能玩更多功能”。而那辆被退下来的旧款汉DM,据说正准备卖给亲戚做婚庆用,因为颜色喜庆又宽敞。这么兜兜转转,也算另一种归宿吧,只是不知道它会不会怀念曾经驰骋街道时,那份属于旗舰的位置感与底气……

销量骤降八成,老车主车库对比新汉L,旗舰轿车为何被新势力全程反超-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