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看上这台2026款岚图梦想家的朋友,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又隐隐约约冒出些问号?
毕竟车圈的风,从来不是一阵儿就吹过,有人说新能源的大浪淘沙已到下半场了,可现在这岚图梦想家一出新版本,又让人有种“你们以为,我已经很强,其实我还能再凶一点”的神秘感。
说到配置曝光,火速上热搜,这年头,配置表能说出的故事,比八卦新闻还多,只不过这里面真真假假、浮夸与回归理性,也让人不禁开始琢磨:这些看着高端的细节,到底“玩票”成分多,还是实用派占据上风?
先不急着下定论,咱们先把谜题拆开,一点点扒拉看清楚——这辆售价要冲上天的MPV,到底是造噱头,还是真给生活加点料?
外观上,这回岚图梦想家显得挺稳,不摇不晃地保持了自己的“老面孔”,就是那个密密麻麻镀铬格栅,有种“王者风范”的意思,但说实话,这种细节会让有些人觉得太高调,像穿了满身金链子的潮男,谁看谁都得瞄一眼。
不过这次新出的“金銮红”双色涂装,乍一听有点皇宫贵气,实际落地是不是让街头的回头率至少提升50%?
你说不上,那我可真信了,希望别像某些车型玩了个“魔术变色”,结果路上一溜水,成了泥浆打脸。
说来车门的隐藏式滑轨和电动侧滑门算个亮点,咱身边有娃有老人的家庭,出门上下车不用忙着给门让路,科技的温度一下子就体现在这俩操作上了。
尾部扰流板?说穿了有点“小尾巴”画龙点睛的感觉——不是造型上的大升级,但你要真懂点空气动力学,也知道增加点高速稳态还是有用滴。
外观咱还得说说那个“没怎么变”——这年头拿不出新面孔,怕被说没诚意,可过度追新又可能对自家粉丝不友好,老设定死忠粉买账,新花样新用户才愿意试水,这波操作,是不是悄咪咪想稳住两头?
外壳里装了啥料,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看这次岚图把华为乾崑ADS辅助驾驶整上,感觉有点“我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毕竟市面上说到自动驾驶,华为不挂名好像都对不起技术奇点那身招牌。
不过这系统不是随便糊弄,一套4D毫米波雷达加上激光雷达,支持城市、高速领航,泊车代驾,还有全场景泊车辅助,听着就比隔壁提出的“智能化”多了几分“落实到细节”的靠谱。
实际操控到底多牛?
这就看后面上市实测了,前车(PHEV乾崑版)搞出了27个智能感知硬件,这次升级,是不是还能玩出更多花样,无图城市导航到底是宣传还是突破,还有待官方后续放数据。
讲座舱这块儿,岚图也不留情面,鸿蒙座舱5直接插进来,15.6英寸的“大平板”,支持车机互联、无缝流转跟HSpace-Link这些黑科技,是不是已经快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坐进了“移动办公室”?
有这种科技加持,接打电话、刷会儿剧、查个PPT、甚至远程开会议,都像上一代“中控”抬高了两档,你能说这不是职场达人心头好?
不过说真的,配置表上还藏着一枚杀手锏:第二排双零重力座椅,别小看这个词——标准扶手、自动按摩、腰托这些做工,多少人平时开飞机长途累得直不起腰,这次叩击式放松功能,是不是要让大老板和全家出游都自个儿抢着坐后排?
坐车不只是移动工具,已经转型成“歇脚地”,从此谁还愿意开自己那辆小低配出去呢?
动力配置更是今年新能源大混战的主赛道,岚海智能超混技术加持,800伏碳化硅平台,这可不是随便说说,“490千瓦整车输出+62.5千瓦时锂电池”,一看就是全力冲刺性能+续航。
纯电350公里,综合1531公里,这小目标对比那些隔壁竞品,那是真敢显摆。
12分钟把电量从20%冲到80%,320千瓦充电峰值功率,谁说电车补能慢?
这一波可真像那句玩笑,“咖啡还没喝完,电都加满了”,彻底把“补能焦虑”按在地上摩擦。
后轮转向+蟹行模式这些小技能,也是暗戳戳为城市驾驶做了心理铺垫,老司机懂——车身大,掉头难,这模式要是顺畅,未来停车、绕行卡点都是人性化进阶。
其实,不止有PHEV版本,岚图EV也在同步升级,这次双电机四驱系统,前后电机最大功率175kW、230kW,电池容量没涨,但续航硬生生提升到了700公里,据申报来看还不明工况,实际体验还有待实地交付。
跟去年EV最大功率160kW比,直接一把拉高,电池容量没涨,但多了50公里续航,是不是又在挑战“同平台极限调校”?
当然,别光看岚图自己闹腾,看看对手阵营就有意思了。
别克GL8陆尊PHEV、腾势D9 DM、小鹏X9、腾势D9 EV,这些车指导价都在35万上下,各自主打混动、纯电或者科技体验,说实话,价位杠上了,拼的就是两件事:谁更安全,谁更舒服。
今年7月销量,岚图梦想家PHEV就卖了6501辆,EV只有761辆,差距肉眼可见。
是不是电动MPV还需要时间发酵一点口碑再涨?
话说回来,车圈新技术层出不穷,其实大伙看重的不只是配置参数,更多想知道,到底谁家能让“小家+大世界”无缝衔接?
岚图这波“配置焕新”,明面上是华为赋能,暗藏的是对智能人性、豪华舒适的深度打磨,这把品牌卷进了MPV头部战场,算是给我们消费者打了个样。
不过,真要问这车能不能成为新时代家用、商务的“梦想担当”,还得真刀实枪看上市后的实车体验,毕竟数据再亮眼,实际踩油门、坐后排、充电时遇到的那些“繁琐小事”,才真是用户日常决定心情的主因。
说完技术,看车价,哪些人买得动?
35万以上的MPV,放在当下不是谁都能随手拿下,烧钱的配置,挑剔的用户,电车属性还没彻底融进主流家用市场,岚图的路到底能不能又稳又远?
有玄机也有压力。
一面是智能体验随手就来、按摩座椅成为标配,另一面则是售价高企、后续保值率还有待观察。
不用多说,市场这口锅,还得经得起油盐酱醋的考验。
竞品打起价格大战,体验不差却都怕踩雷,岚图要实现破局,光靠参数和技术,终究还是不够,品牌附加值、售后服务、用户口碑,缺哪一项都够喝一壶。
这回预售和成都车展亮相,肯定又是一阵热议。
但对于想买车的人而言,对比这么多数据和亮点,内心真正的追问是:“岚图这把升级,有没有什么致命短板?”
比如辅助驾驶领域要做到极致,咱们还需要法规、道路环境的双加持,卖出的销量,是不是能支撑品牌持续研发下去?
再比如座椅舒适、动力体验,如果实际体验不是参数里的“理想状态”,是不是会变成“买完觉得亏”?
从“数据流”走向“体验流”,车市就像那句话:参数拍桌子再狠,耐用度、舒适度才是最终裁判。
你说到底谁能坐上国产高端MPV第一把交椅?
这局还远没有收官。
岚图梦想家2026款,既有技术的领先姿态,又在舒适、空间、续航等方面力求平衡。
预售价和实际用户体验,会不会让用户觉得值回票价?
真相或许还要等到车展和实车到店时才能揭晓。
想问问各位,面对这波新技术新体验新价格,你会选择岚图梦想家吗?
有没有你最看重或最担心的点?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心里的小算盘。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