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的上海,空气带点黏腻。楼下停着台十年前的天籁,张师傅边抽烟边念叨,“日产这牌子啊,靠轩逸那台老1.6发动机苦撑到今天,也是不容易,捱穷日子咬着牙。”怪不得,前阵子群里还笑说日产快成“养生俱乐部”了,全靠那口老式自然吸气的呆气。前两个月,车友小李刚换了日产N7,说烧电的不像想象那么肉。“你别说,早晚高峰虹桥高架上,电门踩下,起步溜溜的,就是新车塑料味重点。”他边说边打开天窗透汽儿。
N7被吹得挺厉害,邻居老付上周才提一台,拉着我下去瞅。方向盘后头按键一堆,也不见最常用的机械手刹,全变一小拨片。MAX版本那625公里续航,我记得工友阿荣说“群友测的,实打能开五百出头”。真碰到试驾落雨,发现前窗雨刷间歇模式太呆,反正买纯电日产的,怕是得有点心理准备。不少人唠起冷门配置:很早以前日产在部分日本原装进口车上有过“自动防塌陷座椅”,坐久真不累,国内见过的不多。
讲回最近销量,轩逸还是坚挺,但现在最低不到六万块,月销还两万多,这事在本地4S店销售嘴里压根不稀奇。“咱家卖轩逸都卖成老号菜了。”那日本发动机一年到头就保养三回,机修老徐都腻味:“啥都不坏,跟本田飞度一样,真能活。”不过年轻车主更关注新能能源,说实话,日产N7那400V平台、辅助驾驶这些东西,同价位国产车讲究多了,现在谁还指望一模式混到头?
我小时候街口有个修理铺,里头挂着块日产老蓝鸟的铭牌。老板挂嘴边一句“一代神车,都变成街车了”,那会儿天籁还没电动,也没激光雷达。现在换新,直接搞“N”序列,一台接一台。N7卖相瞧着还行,N6据说一出来要比秦L、银河A7还低个几千,混动的1.5L版本,绕不开那一点:急加速时发动机介入声音贼大,搞不好真会有人嫌。王哥在群里问:“插混真行?我上见过说亏电后挺费油。”好像谁都拿这些新车型拿不准,只能边用边摸。
还有个八卦,说日产要关全球好几家工厂,工人快两万要走,我听说去年底广州那厂里人开始缩编,饭堂都冷清。日系车圈子都蔫了——连本田去年净利润都砍了一半。丰田死撑,也就中国区没掉队,坊间传这个靠双车战略压着,销售偷偷发微信语音讲:“今年一汽丰田涨得快,广汽那边就拖点。”本田也弄了P7、S7纯电SUV,不过在本地没感觉啥市场,路上也就偶尔见一台。
新出的N8谍照,邻居群里还传了好几张模糊照片,一堆小圆点,“一看就带激光雷达”,陈工赌断:“估摸跟N7智驾方案差不多,电池大一截,真跑远路怕悬。”对,价钱上去,日产还敢高吗?二手车市场谁都怕,纯电的收车价常年跳水,去年师傅教我:“电池看着新,其实四五年老化,谁敢全信续航?”
补个其他车主说法,四五月有一单小事故,老王的新N7被闯红灯的电动三轮蹭侧裙,他从4S店回来抱怨冷门配件供应慢,两星期才配到货。日产配件有时候就是慢,反而老轩逸啥都有,修的人都懒得计较到底哪个型号。
老丁喝了酒,下结论:“轩逸是神仙命,N系列那是小儿科,晚点再看有没有盼头。”不过说实话,要真从宝马、丰田转过来尝日产电车,还得隔着一道心墙。新一茬N8、N6再怎么折腾,终归也就等着市场自己慢慢说话。
那会儿车主群里聊开了,闲聊说下次聚会要投票:“最皮实的日产老家伙和最费解的新电动,走一圈再比一比。”暂时俺也没空过去,就等着师傅们伙计们下回抽闲,谁N7愿意接着开上两年,才有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