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发布会撞乘龙卡车,乘龙回怼质疑测试,网友热议要求复测

在中国汽车圈,“碰撞测试”是个常见词汇,不过,大多数人对于汽车碰撞的认知,更多停留在C-NCAP或者IIHS的严肃数据表格里。人们都爱看“安全指数”,也爱刷“五星好评”,可是真碰撞,不是所有品牌都敢玩真人真车。直到某天,理想在i8新车型的发布会上,玩了一出“踢铁板”的好戏,他们把自家理想i8请上了舞台,和总重8吨的乘龙卡车正面对撞,并且把全过程拍成了高光视频。

理想汽车本来是想以此展示自家新车的安全性:你看,2.6吨的理想i8对着8吨卡车撞上去,A柱没弯,气囊全弹。再看看对面,乘龙卡车的驾驶室居然解锁前倾、四足离地,简直难兄难弟相见泣。如此猛烈对撞,理想安然无恙,而乘龙卡车摊上事了。理想的安全属性在高调发布中得意亮相,却没料想这不是“啪啪打脸”,而是“反噬伤己”——风头出尽,赢家难当。

接着,理想汽车对媒体解释,所谓“超级实验”,是模拟真实交通场景,由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全程测试,厂家没参手。测试用卡车是随机从市场采买的,试验场地与设备也归第三方所有。检测方中汽研也认真回应称全程合规,再多的问题请对接业务部门。听上去,流程干净、结果权威、无可指摘,仿佛一切尽在掌控。

但理想没料到,乘龙卡车的脸色比碰撞后那辆车还难看。一纸严厉声明当头泼来,措辞里满是愤慨:一场未经授权的对撞视频公然发布,既损害了品牌形象,又给公众带来误导。更严重的是,测试过程中的诸多关键参数都未公开,诸如“车辆是否改装、卡扣是否固定、场地和车速、车辆检测状态”等等都无下文。简而言之:既然你自编自导自演,还敢说比赛公平?乘龙卡车的态度很直接——你这是“商业侵权”,也是“误导民众”,甚至影响驾驶安全。

理想i8发布会撞乘龙卡车,乘龙回怼质疑测试,网友热议要求复测-有驾
理想i8发布会撞乘龙卡车,乘龙回怼质疑测试,网友热议要求复测-有驾
理想i8发布会撞乘龙卡车,乘龙回怼质疑测试,网友热议要求复测-有驾

此时,社交平台上“乘龙卡车”账号和员工账号也加入厮杀。有人吐槽理想i8,“拉低全国人民智商”,有的主账号在评论区和网友互动,直言“被摆了一道”“一眼看出假”。网友支招:要脸回来,自己掏钱买理想i8,再撞一回,全网直播,看看最终是谁的脸最肿。很快,有广西的乘龙工厂“内部人士”响应,说“申请领导购买理想i8,送理想一波流量,直播KO理想”,战意高昂。理想汽车产品负责人也不甘示弱,隔空喊话“相信专业机构,要不复测一把?”直播?没问题,随时奉陪!

理想i8发布会撞乘龙卡车,乘龙回怼质疑测试,网友热议要求复测-有驾
理想i8发布会撞乘龙卡车,乘龙回怼质疑测试,网友热议要求复测-有驾

炒作变成对抗,营销演成公案。理想和乘龙唇枪舌剑,台下吃瓜群众兴奋异常,平台弹幕高速飘:“再撞一次!直播碰头!”前所未有的社会实验现场感拉满。理想i8如果真无辜,那何妨再上车一撞?乘龙要是硬气,也请堂堂正正亮相,不玩花样真刀真枪比一把。看似一场“安全秀”,实际上是商业博弈、品牌维护和互联网流量的混合体。理想想用极端测试搏版面,却惹来同行愤懑,名声险些反噬;乘龙自觉“背锅”,干脆要求“实锤复碰”,以正视听。

现实往往比剧本更精彩。理想i8和乘龙卡车的这场碰撞,不仅仅是安全标准和参数技术的较量,更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品牌博弈和消费观念的缩影。谁是赢家?看似简单的问题,答案一直在变。假如真有第二场现场直播,屏幕外的我们大约也会心跳加快——究竟是“理想再坚不可摧”,还是“乘龙王者归来”?一撞便知。

这一次,汽车安全测试被玩出了“娱乐圈”的感觉。营销人的算盘变成了流量的热点,技术的细节演变成情感的对抗,围观群众在信息的洪流里寻找真相。事实和真心往往都藏在细节里,至于鹿死谁手,平台又多了一个新脚本。理想与乘龙,无论谁赢,观众才是真正的主角。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