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

前阵子小区楼下那位开天籁的老李,饭后又拉着我吐槽了一通,说最近日产风声鹤唳,朋友圈里有人传“要破产了”,他媳妇都开始劝换车。其实不光是日产,这两年日系品牌在国内外真是有点水逆——新闻里本田销量直线下滑、丰田自己都三番五次调低预期。这表面上看像经济不景气,其实背后的门道挺复杂。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先说美国那边吧。2025年初,美国突然搞了个大动作,说是为了国家安全,把进口乘用车和零部件的关税一下子提到25%。听起来好像对谁都一样,其实就是奔着日本来的。你别看丰田在美国有几家工厂,本田、日产很多主力车型还得靠日本本土出口。

群里一个做汽车进出口的小张讲,今年上半年日本往美国卖车的钱直接掉了四分之一,而且价格也压得很低。他说现在这些厂家只能咬牙自己消化掉这部分关税,不然定价一涨没人买单,那利润就跟打水漂似的。我问他,那还能赚钱吗?他说:“赚啥啊,都快赔成狗了。”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更麻烦的是,日本整体对美出口连着两个月走低——汽车少卖一辆,对他们GDP影响比想象的大多了。有师傅半开玩笑地讲,这波关税下来,不止割肉,还把日企市值锚给砍了一刀。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再瞅中国这头,自从新能源崛起后节奏就变天儿快。本来合资时代大家觉得“合资=高级”,可自打国产电动车冲出来,比亚迪、吉利这些牌子插混和增程技术玩得飞起,又便宜又能跑,小区充电桩排队比早高峰还热闹。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还有日产天籁,以前马路上一抓一大把,现在新款上市也没啥动静。销售小王跟我说,他手头雅阁库存越积越多,“送保养都没人来问”。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顺带提一句,我邻居去年买的新凯美瑞2.0L豪华版,据他说那个自动远近光切换功能总出毛病,有时候夜路灯一闪一闪,把人吓够呛。他找4S店修,人家说可能感应器被灰尘糊住,要么重启系统试试。这种冷门配置以前吹得神乎其神,现在用起来反倒添堵。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数据也扎心:2023年开始,日系品牌在国内份额从21%跌到13%,而且每月还往下掉。有朋友做二手车收购,说今年入库最多的就是十代雅阁和老款雷克萨斯ES,有些才跑五六万公里,就急着脱手。“行情不好啊兄弟,再等等更亏。”他嘴上这么劝,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这种局面其实挺难受,一边美国把赚钱的大门锁死,一边中国市场空间被自主品牌一点点挤扁。我微信群有个修理厂老板分析,“双杀”之下最惨还是日产,本身资金链紧张,好几回差点发不出工资;本田虽然撑住销量,但新能源产品根本拿不上台面;至于丰田,看似底蕴深厚,可惜步子迈太慢,被国产纯电和插混追着打。雷克萨斯情况更怪,到现在还坚持全进口生产,本地化谈判拖拖拉拉,新政出来之后定价优势荡然无存。我表哥去年刚订了一台ES300h,结果等到交付时价格已经降了一截,他气呼呼地骂:“早知道这样,还不如选隔壁问界M9。”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行业圈流传一个段子:全球化时代没有硝烟,但产业战争刀刀见血。一方面财政政策让外资企业利润缩水,一方面技术升级让传统燃油派毫无招架之力。有维修师傅私聊我,“以前装配精度高省心耐造,是日系最大优点,可现在国产纯电连激光焊接、电池包防护那些细节,都卷过来了,你还能指望什么?”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其实,中美未必真坐下来商量过怎么一起整治日本,只不过各自目标一致,无形中形成一道合围网。从前风生水起几十年的霸主,如今不得不学会弯腰甚至转型求生存——哪怕是雷克萨斯,如果再端着迟迟不降价、不落地生产,也许真的会被遗忘在人们记忆角落。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想起2016年夏天,我爸第一次带我去4S店看卡罗拉,当时销售吹嘘那套CVT变速箱怎么平顺省油,如今回头看看,也不过是一场轮回罢了。当年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下次聚餐的时候,再碰见老李唠叨他的天籁毛病,大概只能拍拍肩膀安慰一句:“忍忍吧,现在换新车风险大。”

中美夹击下,日系车在中国与美国市场双线溃败-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