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EZ-60卖11.99万起的价格,算是彻底摊牌了。之前听说他们拿EZ-60跟小米YU7、Model Y对比,我还以为定价会在20万左右,这么一来,合资品牌的身份感不就没了?不过细想,这次定位贴近国产新能源SUV市场,也未尝不是好事。
前几天在4S店,一位销售给我说:咱马自达这次不玩虚头,直接把价格放下来,就是想抢市场,得有真本钱。这话我体会挺深——谁还没点销量压箱底呢?这样做对长安马自达来说,用转型来形容也不为过。
说点细节吧,我刚才翻了下试驾相册,记得那次在丽江金沙江边的盘山路上,EZ-60的转向比我想象的更柔顺精准,车身刚性出乎意料地好,不震也不飘。很多同价位国产SUV开这种弯,悬架硬得大腿疼,但这车控制得挺舒服。这让我想起,当时和销售聊时,他说:这车的悬架调校,跟之前马自达燃油车那种‘人马一体’感觉差不多,甚至升级了,能满足运动和舒适的双重需求。这里的升级,我觉得可能夸大了点,毕竟电动车的动力传递和油车不太一样,(这段先按下不表),得等更多车主反馈。
价格层面,11.99万起卖增程版,16.09万顶配,比起同样定位的国产新能源SUV便宜15%-20%左右(估算,样本少),尤其是很多国产车低配配置真心不给力,马自达这次显得诚意满满。
同价位里,我体验过的纯电SUV里,比如理想ONE和蔚来ES6,后者配置虽然高,但续航和实用性上,EZ-60的增程版本纯电续航200公里实际够用,尤其作为城市+周末自驾用车,打补丁式续航也能接受。奇怪的是,EZ-60的动力系统采用后驱,这让我有点不安,毕竟东北冬天雪地里,前驱或者四驱更靠谱,不知道大多数用户怎么想?(问问你们,后驱电动车冬季实用性到底如何?)
我还算了一笔账,11.99万买个增程Pro版,假设买车后5年按年均保值率85%计算(粗略心算),未来转手成本还挺能接受——这对资金有限的年轻用户是个诱惑。毕竟,同价位国产SUV保值率往往没那么理想。
供应链这块我在内部听到点风声:EZ-60为了下探定价,采取了相当激进的成本控制。比喻说,就像做菜,一定要省掉不是不得不加的高价食材,调味料必须精细掌控,这样成本压下来,但味道还得保持。背后是长安汽车强大的零部件供应链调度能力和和马自达合资研发支持的结合。换句话说,EZ-60这车是用有限的材料,拼出最多的性能表现。是不是妥协了?肯定有,但连安全都没丢,这点我觉得值得肯定。
说句不客气的,很多网友吐槽长安换标没啥特性、国产品牌换个合资标就能卖得好?这个想法我倒觉得有点短视。品牌是长远事,短期内贴牌卖车,关键是产品力和价格。你觉得呢?
配置方面,增程版和纯电版车型多达6款,Pro版性价比最高,配置丰富,像23扬声器杜比全景声、电子外后视镜这些配置同价格区间车难见。反观Air+版,智能驾驶辅助直接砍掉很多,还少了无线充电,这明显拉低体验。但说到智能辅助驾驶,我突然卡壳了——马自达这次电动车到底是想强化还是缩减这个功能?(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
再说安全,这点没得挑。丙察察那场极限安全测试,110km/h对撞,35米高空跌落,这不是演,而是证明了底盘和三电设计的铁饭碗感。朋友修理厂的小师傅还跟我说:马自达这个车架子扎实,坏了少,维修成本低。这话我举个心算:如果EZ-60的维修成本能像传统马自达燃油车那样控制住,长远养车成本其实挺友好的。
还有就是续航差别。EZ-60增程版纯电续航200km,听起来算是补充,而纯电版600km,跟特斯拉Model Y差不多(体感/估算)。可是EZ-60比Model Y的电池容量77度电,小个子600km续航,是不是在电池能效上做了优化?或者电机调教更省电?没细想过,不过挺有意思。
说到这,你会觉得国产车选择后驱为什么那么多?是不是背后有技术或者成本原因?比如后驱架构电驱效率高,减配四驱省钱,也带点操控乐趣?惠不惠民,真得问长安马自达了。
不过低配缺四驱,这点有点嫌麻烦,冬季路况差,很多买家还是想看四驱。长安这点策略真是把不同用户的需求左右分割,聪明还是得罪,看后续市场反应啦。
免不免国补、有没有置换补贴,销售告诉我现在政策紧,保不住全补贴,买车的成本直接受影响。这又让人忍不住算:买15万车实际落地价得多少?纯属个人好奇,大家有没有类似体验?
聊聊内饰,EZ-60那块26.45寸5K超大屏,功能全面到无麦K歌、甚至定制赛车游戏,打个比方,它就像一台能开车且自带娱乐中心的游戏机。试驾时我搭配这屏操作,感觉割裂感没那么强,但屏幕越大故障点可能越多,售后能跟得上么?(又是个没答案的问题)
长安马自达这次的EZ-60选价策略,明显是丢掉包袱,价格亲民。竞争同价位国产新能源SUV,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驾驶感受又能打出马自达牌,这资本市场也得点赞。
但我还是有点好奇。EZ-60定位全球车,2026年就出口欧洲,这些命题的背后,是哪部分供应链和研发真的拉了‘满格’?还有一堆用户没感知的小细节,比如保养成本、软件更新机制、甚至换电池的后续保障,这些才是真正能决定车销量和口碑的活儿。
说到这,要是我当初买它,不禁又想问——买了以后,能不能像马自达燃油车那样,开着又快又稳,但不用天天担心电池亏电?再不济,起码不要变成4S店唠嗑里那个低配就是来拉低价格的恶心玩意儿吧?
然后就是这款车到底能不能卖得多,真真假假数据摆在那,但用户的心,才是市场的最终判官。你心里凉吗?我还得去问问朋友手头那辆EZ-60见证了多少真实场景下的使用体验才好。
等哪天走进展厅,摸着车内那张零重力座椅,听着23只音响里的音乐声,你会不会觉得,长安马自达这一摊牌,到底值不值?
话说回来,你怎么看这次EZ-60降维打击的定价?是不是汽车市场的一句下饭菜,还是一个钢枪?咱们都欠自己一个答案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