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

最近大家伙儿可能都听到了一个挺让人惊讶的消息,就是我们很多人家里可能都在用的那个吸尘器、吹风机的牌子“追觅”,突然宣布要造汽车了。

这年头跨界造车不算新鲜事,但追觅这一出手,直接就把大家给震住了。

他们说,要造一辆性能直接对标顶级跑车布加迪的纯电动超跑。

消息一放出来,各种惊人的数据也跟着来了,什么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不到1.8秒,车轮上的扭矩能达到将近两万三千牛·米。

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有驾

这一下子,网上就热闹起来了,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一个做家电的,怎么突然就去碰汽车了?

而且一上来就要挑战天花板级别的对手,这到底是认真的,还是只是为了博眼球,放一个大大的“卫星”呢?

这事儿确实有点超出咱们普通人的想象,咱们今天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里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咱们得把追觅官方说的那些听起来很厉害的参数,换成咱们老百姓能懂的话。

第一个,也是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零百加速低于1.8秒”。

这是个什么速度概念呢?

咱们平时开的家用车,零百加速能进10秒就算不错了,性能好一点的电动车,比如一些特斯拉或者国产新势力的高性能版,能做到3秒多,就已经感觉推背感非常强烈,像是坐过山车一样了。

而那些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顶级跑车,比如布加迪,它们最厉害的型号加速时间也在2秒以上。

现在,追觅说他们要做到1.8秒以内,这意味着它要在起步的瞬间,就把目前世界上所有能合法上路的量产车都甩在身后。

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有驾

这已经不是快不快的问题了,这是在挑战车辆性能的物理极限,对电池放电能力、电机瞬间爆发力、轮胎抓地力以及车身设计都是极其严苛的考验。

一个刚入局的新手,就敢定下这样一个破世界纪录的目标,确实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再来看那个“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

这个数字听起来就更吓人了,很多人可能对扭矩没什么概念。

简单打个比方,扭矩就像是你用扳手拧螺丝时使出的那股“劲儿”。

这个数字越大,车轮转动的劲儿就越大,车子起步的爆发力就越强。

不过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轮端扭矩”是电机输出的扭矩经过传动系统放大之后的数值,并不是电机本身的扭矩,所以数字会显得特别大。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据。

作为对比,一些以力量著称的硬派越野电动车,比如悍马EV,它的轮端扭矩大概在一万五千牛·米左右。

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有驾

追觅宣称的这个数据,意味着它的车子在踩下电门的那一刻,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推力,那种感觉可能真的就像是被弹射出去一样。

除了性能,追觅在车身设计上也提出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叫做“看不见B柱”和“无序对开门”。

咱们平时坐的车,前后门之间都有一根从车顶连接到车底的立柱,那就是B柱,它对整个车身的强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追觅想把这个B柱给“隐藏”起来,实现一个完全敞开的上下车空间,就像劳斯莱斯那种对开门一样,但又没有中间的阻碍。

这样做虽然看起来很酷,但对车身安全是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又抛出了一个数据:车身扭转刚度大于45000牛·米/度。

这个词听起来专业,其实也好理解,你可以想象一下用手去拧一个纸盒子,很容易就变形了,但你要是去拧一个铁盒子,就费劲多了。

这个数值就代表了车身抵抗变形的能力,数值越高,车身就越“硬”。

目前顶级的跑车,这个数值也就在三万五到四万左右。

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有驾

追觅宣称的这个数据,如果能实现,就意味着它的车身骨架坚固得像个铁疙瘩,这样才能在没有B柱的情况下,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或者高速行驶时的安全和稳定。

好了,把这些听起来“玄乎”的技术点解释清楚后,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追觅,它凭什么能做到这些?

一个做吸尘器的,技术储备和造车经验从哪里来?

这就要说到追觅的看家本领了。

追觅这个品牌之所以能在智能清洁家电领域迅速崛起,靠的就是它的核心技术——高速数字马达。

我们家里用的追觅吸尘器,之所以吸力那么大,就是因为它里面有一颗每分钟能转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转的高性能电机。

这种电机技术,追求的就是高转速、高效率和小型化,这恰恰和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技术原理有着很深的渊源。

虽然把吸尘器电机放大成能驱动一辆几吨重汽车的电机,中间还有无数的技术难题需要攻克,比如散热、耐久性、控制算法等等,但不能否认的是,追觅在电机这个核心部件上,确实有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

这或许就是他们创始人俞浩敢于跨界,并放出豪言的底气所在。

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有驾

当然,造车远不止一个电机那么简单。

它是一个涉及到成千上万个零件,需要整合全球顶级供应链,并且要经过无数次测试验证的庞大工程。

所以,追觅造超跑这件事,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

这台车,很可能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大规模生产销售、去和普通家用车抢市场的。

它的作用,更像是一个“技术图腾”或者说“品牌形象大使”。

在汽车行业,这种策略被称为“光环车”(Halo Car)。

就是通过打造一款性能极致、技术领先的顶级产品,来瞬间提升整个品牌的形象和技术调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做吸尘器的追觅,居然造出了一台比布加迪还快的电动跑车,那么当消费者再去看追觅的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时,心里会不会不自觉地就给它贴上“高科技”、“高性能”的标签?

这种品牌形象的提升,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追觅汽车震撼发布,零百加速低于1.8秒,轮端扭矩近23000牛·米-有驾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追觅的这次大胆尝试,也反映了我们中国科技企业如今的一种心态和自信。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习惯于在别人开创的道路上学习和追赶。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敢于向全球最顶尖的领域发起冲击,试图去定义新的标准。

从华为在通信和手机影像领域的突破,到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的全面领先,我们能看到一种集体向上的力量。

追觅选择在靠近特斯拉德国超级工厂的地方选址建厂,这个举动本身就充满了象征意义,这是一种毫不畏惧的姿态,是要在全球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带,与最强的对手同台竞技。

这背后,是我们国家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所给予的底气。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发布渲染图和惊人参数,到真正把一台符合法规、安全可靠、性能达标的样车造出来,再到最终实现量产,这中间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汽车行业历史上,画过宏伟蓝图但最终没能走下去的新势力也不在少数。

追觅将要面临的资金、技术、生产和市场考验,都将是前所未有的。

但是,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种敢于梦想、敢于挑战极限的精神,本身就值得我们给予关注和一份鼓励。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行为,它更像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国制造业努力向上突破、迈向全球价值链顶端的一个生动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