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这次要筹资了,直接丢出1.818亿股 A类普通股,外加美国存托股份,摆明是来圈钱,但圈钱的背后,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挖。先来看看官方口径:这笔钱是用来研发核心技术、扩充充电网络以及优化资产负债表,乍一看,是一篇教科书级别的“我们要变更好”的官方宣言,但仔细琢磨,你会发现其中的故事可没那么简单。
蔚来这几年,在技术研发上确实舍得花钱。二季度,研发投入直接突破30.1亿元,这个数字够其他小型车企抖三抖了。不仅如此,它赌的可是智能电动车的未来——什么新平台、新车型、新技术,闭着眼就是往未来撒钱。再往细了说,这种豪赌式投资,既是信心也是压力。毕竟,技术投入是个吞金兽,能不能变现还悬着呢。蔚来这次发股筹资,可以理解为"在未来路上缺点钱",但未来这条路上,蔚来能不能跑通,还是个问号。
接着说说更接地气的事——充电网络和换电网络。不过这个地方就显得有点不对劲了,手握272亿元现金储备,还要发股圈钱补充网络建设,这是不是说明现有资源已经在某些方面捉襟见肘了?换电模式确实是蔚来的独家玩法,但这个玩法依赖于庞大的网络支持。站点多了,成本也就跟着涨了,要是没有后续资金源源不断地填坑,别说增长,维持成本都悬。
蔚来的底盘基本靠数据说话。看看二季度交付成绩,7.2万台,同比增了25.6%,环比甚至狂飙71.2%,听起来很厉害,但数据背后可别只看到增幅,就忘了之前低到尘埃的基数。毛利率从个位数飙到10%,销售毛利率转正到8.2%,将这些账面成绩拼到一起,一副“我们跑起来了”的姿态。但二季度财报发布后,再去大胆发股,这背后是不是还有点“急着补子弹”的意思?
前瞻性数据承载着蔚来的信心。三季度指引交付87,000至91,000辆,同比增幅超40%,预计营收218.1亿元起步。听上去这波要创历史新高了,但问题是,这个指引真的敢宣言再创新高吗?毕竟,每次交付目标都是挑战,也是压力。要是三季度打得差点折扣,蔚来的信心会不会也跟着尴尬起来?
这次股票发行还亮点满满,站台的可是摩根士丹利、瑞银证券和德意志银行这些大腕,蔚来背后的资本戏码也够复杂。一方面,这招来的承销商团队显然在“求稳”的路子上帮蔚来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依托这些国际资源,蔚来的国际化野心又跳了出来。但是话说回来,资本市场的支持从来是不带温情的,能不能靠这次发股稳住“大金主”的信心,蔚来打的算盘也是步步紧逼。
从某种角度看,这次筹资其实揭开了一层真实——拼命投入的背后是步步压力,不做未来就没现在,但太倚重资本又可能成了风险游戏。蔚来的故事里,既有希望,也有险象环生。毕竟股价和交付量不是一场单机游戏,而是场接连不断的生死考试。
现在的问题是,作为车企,你该赌多少,能撑多久?作为消费者,你买一辆车,是在买技术,买品牌,还是买一种未来押注?从蔚来的例子里,我们究竟能看见产业的成长,还是资本的无情?这才是值得深思的一盘棋,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