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两轮电动车市场迎来销量狂潮,总销售量高达3232.5万台,雅迪和爱玛以压倒性的优势分别占据26.3%和20%的市场份额,稳坐头把交椅。街头巷尾的电动车车流成了城市日常的一部分,但问题来了——它们的续航普遍在100公里左右,并不算特别出彩,为什么还能稳居销售榜首呢?要我说,这俩品牌早已吃透了消费者最普遍的痛点,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首先,是关于续航的选择。别看那些花里胡哨的长续航模式叫得欢,可别忘了,续航里程的性价比是电动车最需要考量的问题。按照行业规则,想实现200公里的续航并不难,升级电池容量就能轻松搞定,可成本也随之直线飙升,近千元的额外费用对很多用户来说并无必要。毕竟真相扎心且实际:大部分城市居民每天的通勤距离仅在20公里以内,100公里的续航绰绰有余,完全可以一周充一次电。别忘了,标称续航和实际续航压根不是一码事儿,定价高都是套路,聪明的消费者才不愿为虚高的参数买单呢。
来看一个接地气的真实故事。住在的外卖员老周,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艳阳高照,每天都在街头巷尾跑个八十公里,晚上充一次电刚刚好。说到那些长续航款,他直言“纯属浪费”,还不如趁晚上电动车充电时,自己也能歇口气。这一选择看似朴素,却逼得那些动不动就兜售200公里续航的品牌怀疑人生了——消费者到底要的是距离还是实用?
但雅迪和爱玛的会算账不止体现在续航上,更让人安心的,是它们无处不在的服务网络。买电动车的老大难问题无非是“坏了怎么办?”可雅迪和爱玛的售后服务几乎覆盖全国,从一线城市到乡镇角落,买雅迪或爱玛的车,坏了随便找街边的维修铺都能搞定。讲个小故事,去年郑州郊区的张阿姨电动车轮胎被扎了,村口的修车铺十几分钟就解决问题,师傅直夸雅迪的配件好找,换起来比小众品牌省事多了。而像那些小众品牌,门店寥寥无几不说,就售后维修那速度,能让人彻底失去骑行的乐趣。
最关键的是它们紧紧抓住了用户需求的灵魂。这个市场绝对不是靠单一的续航和简单堆参数就能统治的。雅迪和爱玛显然懂得,一个品牌要想长盛不衰,需要真正融入消费者的日常。比如说,针对老人,他们推出轻便车型,座椅设计得软糯又舒适,骑起来格外省力;而年轻人钟爱的款式,则加了USB充电口和智能解锁系统,甚至在外观设计上十分潮流;至于那些拉货的朋友,用起来结实耐用、续航适配才是硬道理。这种贴心定制的策略,比续航长几公里更会戳中大众的心理。
再说那些主打长续航的品牌,除了续航整天挂嘴边,几乎没啥亮点。车型设计单一、外观一成不变,用料也未必过硬,结果销量数据惨不忍睹——顶多也就年销量500万辆,差点没被雅迪和爱玛远远甩开。这背后折射的道理再简单不过:与其追求天花乱坠的单一指标,不如脚踏实地,从日常的多样化需求入手。
说到底,选电动车其实就是选一个和自己最匹配的伙伴,有人注重续航,有人看重颜值,还有人心系售后服务。就像人生,有时候未必需要拼尽全力走最远的路,而是要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你说呢,这次换车,你又会先考虑什么?续航?价格?还是随时有门店能帮你解决突发状况的安心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