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

最近,在汽车圈子里,一个话题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和共鸣。

一位已经驾驶理想L8超过四万公里的车主,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坦言现在非常后悔当初没有直接选择纯电动汽车,但眼下的情况又让他想换都换不了,陷入了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这件事听起来可能像是个人的烦恼,但实际上它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得太快,快到让一些前两年的“最优选择”,在今天看来似乎已经不再那么香了。

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有驾

这背后到底是消费者的心态变了,还是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咱们先把时间调回到2022年的9月底,这位车主正是在那个时候下决心购买理想L8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当时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出远门还存在着不少不确定性。

这位车主就提到一个亲身经历,当时他开车回老家,在高速服务区里,连上个厕所、充个电都可能需要查验核酸,整个社会的流动性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买一辆纯电动车跑长途,心里确实会打鼓。

万一路上遇到充电桩排队,或者干脆碰到无法使用的充电桩,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有驾

因此,像理想L8这样的增程式电动车,就成了当时很多人眼里的“完美解决方案”。

它既能让你在城市里享受到纯电驱动带来的安静、平顺和低成本,又能让你在跑长途时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因为车里还带着一个“发电机”,随时可以烧油发电,本质上就和开一辆油车一样没有后顾之忧。

可以说,在当时那个节点,选择增程式电动车,是一个非常理性、稳妥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决定。

车买回来之后,这位车主对理想L8的整体表现其实是相当满意的。

在行驶了四万多公里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理想汽车在产品细节上的用心。

这辆车不像很多传统汽车那样,出厂后就定型了,而是可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OTA在线升级,不断增加新功能、优化旧体验。

很多用户在社区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理想的工程师们真的会听进去,并且在后续的更新中进行改进。

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有驾

这种“持续进化”的感觉,让车主觉得这钱花得值,车子总能带来新鲜感。

所以,从车辆的舒适性、智能化以及厂家的服务态度来看,这四万公里的体验是很好的。

然而,问题的关键点,也是让这位车主以及越来越多增程式车主感到后悔的,恰恰是增程式电动车最核心的一个特性——纯电续航里程。

理想L8的纯电续航在同类车型里已经算比较长的了,官方标称的WLTC工况续航有183公里。

但对于习惯了电车驾驶感受的人来说,这个数字还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增程式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最好的部分就是在纯电模式下。

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有驾

车辆完全由电机驱动,动力输出直接、线性,车内几乎没有任何噪音和振动,而且用车成本极低。

以车主所在的兰州为例,使用快充桩的电价很便宜,每公里花费还不到两毛钱,这比坐公交车还要划算。

理想的增程器在启动时的噪音和振动控制得确实不错,在行业里属于领先水平,但再好的增程器,启动时也终究会打破纯电行驶的那份宁静。

正是因为纯电模式太好用了,所以大部分车主在日常使用中,都会下意识地优先使用纯电。

只要条件允许,就一定会先把电池里的电用完。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在城市里上下班通勤,这个纯电续航是够用的,但一旦需要跑个小长途,比如周末去邻市或者郊区玩一趟,单程一百多公里,一来一回,这块电池就不够用了。

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有驾

回程的路上,增程器就得启动工作。

虽然也能到家,但那种“不纯粹”的感觉,会让车主心里有点别扭。

更不用说跑真正的高速长途了,基本上开一两个小时就得进服务区充电,否则电池电量过低,车辆的动力体验和燃油经济性都会受到影响。

更让车主感到“后悔”的,是环境的剧变和强烈的对比。

他提到,现在开着理想L8跑高速,经常能在服务区看到理想自己建设的超级充电站。

当他看着旁边的理想MEGA,用接近500千瓦的功率在充电,几分钟就能增加上百公里的续航,而自己的L8充电功率最高也就在70千瓦左右,充满电需要一个多小时,这种等待的煎熬和技术代差带来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强烈的。

而且,两年前还让人担心的充电设施问题,现在几乎已经不成问题了。

如今的高速服务区,充电桩的普及率非常高,甚至一个服务区里同时有国家电网、特来电、理想、蔚来等好几个品牌的充电站。

根据最新的数据,中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已经超过了数百万个,覆盖了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和城市核心区域。

可以说,当初为了解决“里程焦虑”而选择的增程式方案,它的最大优势,在今天这个充电网络已经高度发达的环境下,被大大削弱了。

充电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快不快”的问题。

而增程式电动车,恰恰在充电速度这个新赛道上,不占优势。

后悔归后悔,但现实问题是,想换车并不容易。

这位车主的理想L8开了不到三年,行驶了四万公里,现在到二手车市场或者官方置换渠道去估价,价格大概在21万元左右。

理想L8车主开4万公里后悔了,没换纯电现在想换也晚了,肠子都悔-有驾

相比于当初三十多万的购入价,这个折损是相当大的,差不多是打了对折。

现在卖掉,经济损失太大,实在有点舍不得。

如果选择不卖车,再增购一辆纯电车,那么家庭的经济压力和停车位问题又摆在了面前。

毕竟家里已经有了一辆早期的特斯拉Model 3,再增加一辆车,无论是资金还是车位,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所以,这位车主的经历,其实是当前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一个真实的缩影。

技术迭代太快,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导致消费者的决策逻辑也在不断变化。

两年前的“明智之选”,在两年后可能就成了“甜蜜的负担”。

这并不是说增程式电动车不好,而是在纯电动车补能体系越来越完善、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它的过渡性角色愈发凸显。

对于那些已经被纯电驾驶体验“惯坏”了的用户来说,心中那份对更纯粹、更高效的纯电产品的向往,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强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