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价下的抉择:5、6万预算,油车、混动、纯电到底该选谁
01
经常有朋友在群里问我,5、6万预算到底买什么。
以前我也觉得无所谓,反正预算低,能开就行。
但真轮到自己帮亲戚选车,才明白这里门道不少。
现在这个价位,油车没消失,电车卷疯了,混动还夹在中间。
信息多得让人头疼。
我先说最普通,也是最稳妥的那条路。
第一次买车,这个预算,老实说还是建议选油车。
为啥?
很好理解。
纯油车销量高,特别是5-10万这个区间,有一半人还是选油车。
并不是大家都不懂新能源,而是真用起来,油车还是能打。
合资的自主的,像朗逸、轩逸、帝豪、逸动这种,月销基本都是上万的。
别说开起来有多大乐趣。
说人话,就是好开、好修、修不起也好卖。
车子用的是1.5、1.6自吸发动机,有的20年都没变。
技术成熟得不能再成熟了。
就算偶尔出点小毛病,配件便宜,副厂件哪里都有。
大城市4S店多,小县城也有修理铺,哪坏了都有人修。
身边有个小哥,手动挡一年修两次离合泵,配件几十块,网上都能买到。
顺手还能把刹车片顺一遍。
每年正常保养,十年八年真没啥事。
开不烂,也不心疼。
更别说,哪天不想开了,二手车市场抢着要。
车商最喜欢保有量大的,回收价压不下来,但流转也快。
图的就是耐艹。
对于家用没啥要求,就是一个能跑带步,要啥自行车。
02
再来说混动。
如果家里原来有一台老油车,打算置换,那混动我得提一下。
为啥?
我们编辑部内部也研究过。
混动其实最受上一代油车用户欢迎。
他们多少有点发动机情结,直接上电车有点不适应。
混动车起步主要靠电,市区堵车、开空调基本喝电。
油电切换,衔接没什么违和感。
和十年前那一代老油车比,混动起码省油。
而且,现在政策也有补贴。
老油车报废能拿2万块,预算5、6万,实际能买到比当年想象大得多的车。
像秦L能做到4米8车长,宋Pro也有4米7。
这在当年属于领导级别才配备的家轿长度了。
要是家里能装充电桩,体验直接升级一档。
插上充电,冷气开大,有电能用用就行,省心。
有人问,这种混动车到底比油车好多少?
我觉得就图个平衡。
实在放心不下电,又想省油,那就是最佳折中方案。
03
还有一种情况,很多人容易忽略。
就是家里已经有辆油车,纯粹想多买一辆,增购。
这里我强烈建议看看纯电小车。
现在看销量榜,像海鸥、星愿这种小车,一个月三四万台的销量。
特别适合已婚家庭,市区通勤接娃买菜,低成本用车。
纯电的驾驶感受,不是说多高级。
但起步安静,走走停停打火都省了。
关键是日常开销几乎可以当不存在。
电费我一个月充下来,可能比手机话费还低。
当然,车位和充电桩如果有,体验直接拉满。
要是没有,其实短途跑,平时公司充一充也还行。
纯电小车停车方便,城区有些窄位油车进不去,电车就能塞。
两台车配合用,长途开油车,短途上电,互相不耽误。
家里要是仨人四口人,带孩子、接父母,各人都能分开行动。
身边有朋友试过,结果是一周下来油钱几乎没少过,全靠纯电撑起大部分出行。
04
通盘来看,这个价位买车,核心目标就是省心、省力、能动。
油车就是皮实,维修成本低,不折腾。
混动省油,兼顾传统体验,政策补贴也给力。
纯电适合增购,城区通勤拉满性价比。
怎么选,还是看家里实际需求。
预算卡得死,别追风口。
热门车,销量榜靠前,配件好找,保值靠谱,优先考虑。
有些朋友觉得5、6万电车也想买来当第一辆,其实可以。
但要注意:家里只有一台车,还是得考虑城市充电便利度。
手头再捉急,也别想着一步到位,什么车型都通吃。
买对了省心十年,买错了分分钟想拍大腿。
选车嘛,本来就没绝对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