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儿,真是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绝对不简单。
每逢亲友聚会,少不了有人凑过来,小声咕哝一句:“想买车,你说我该选谁家?”
但你瞧,各路品牌、风格迥异、价格跨度还老大老大,车市水深波澜暗起,比对象相亲都折腾。
而且朋友圈、贴吧、各路“键盘专家”的分析,能让你从头烧脑到脚后跟:有人吹本田耐开,有人迷宝马驾驶,甚至邻居都拉着你去试自己车的座椅软硬……
咱掂量掂量:市场上各种热门车型,到底谁在吹,谁又是事实胜于雄辩?
买车到底是买虚荣还是买实用,是图一时的新鲜,还是要和它纠缠十年八载?
别急,下面咱就唠唠,市面上最炙手可热的那一拨车,它们到底是“天使翅膀”还是“魔鬼尾巴”。
本田车这一趴,咱先用大白话说说。
提起耐用,老司机几乎异口同声点头:本田就是“铁打的小强”,发动机口碑能打十年不变。
谁家楼下没有那么一个“老雅阁”?开了三十来万公里,愣是没咋进修理厂。
你说修理师傅见着都咂舌,这不是夸张——事实证明本田的机器,真有那么点“打不死的小强”的劲头。
但嘛,谁家机器没点小脾气?细琢磨下,本田虽然耐糙,但隔音一般、内饰偏简朴,高配和酷炫科技那块儿往往比别人慢半拍。
要是你只想省心、对花里胡哨的配置没啥执念,那本田就跟你特别合拍。
不过你要追求豪华、驾驶乐趣,可能会觉得它“味道淡点”。
说起奥迪,可千万别以为就是电子表、大中控屏那些“小把戏”。
奥迪向来智商在线,“虚拟座舱”这一票高科技配置看得人眼花缭乱,你要想体验那种“未来感”,真得去店里亲自摸一摸。
那仪表盘导航直接飘进挡风玻璃,着实有点电影里的架势。
可是,天上掉馅饼,并不总是免费的。
这些酷炫玩意儿,维修可得费点力,且价格不菲。
有同行调侃,修一套电子系统的钱,够你家电花销一整年。
十年老司机告诉咱,这种高科技,早晚得碰上点毛病。
真遇上问题,小修小补便宜不了,一不小心就多伤荷包。
科技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强烈建议“荷包丰满”的朋友选配奥迪那一套虚拟黑科技。
轮到宝马了,有人说,宝马的灵魂都在方向盘里。
开宝马的小伙儿,都自带一股“暴躁”的劲儿——谁让人家底盘调教骨子里就写着两个字:运动。
方向盘灵敏,车随人动,绕弯压根儿不虚,有种吸在地上的错觉。
但真不是人人的腰都扛得住这番“运动激情”。
底盘太硬,过减速带像跳disco,老腰不行的可真要好好掂量。
它适合什么人?
年轻人,爱躁的人,眼里不能有半点“软弱”的驾驶感受。
你要是天天接爸妈孩子上下班,选宝马真不如上家好沙发。
别克GL8,咱可以直接喊它空间王。
MPV买得多了谁能绕开它?
第二排能变成小床,三排大汉坐进去还不嫌挤。
家用、营商务,全能属性两开花。
但用大车就别对油耗太幻想。
在市区跑,油耗能上天,可能不到半年就跟加油站小妹混了个脸熟。
你要天天高速出远门、喜欢大家庭出行,别克GL8没什么好挑嘴。
可就是那油耗——准备好钱包,别心疼就是。
凯迪拉克的2.0T,极致推背感,中美混血动力输出。
红灯起步一脚油门,能把隔壁的电动车瞬间甩到后视镜外。
但小毛病也有,美系车的变速箱向来“不着急”,给油踏板指令时,总得多等半拍。
甩一甩买菜车没压力,追求速度激情的车主要多点耐性。
性子急、脾气火爆的,建议考虑下适应期,别上来就“开喷”。
现代伊兰特挂着韩系车的名头,价格实惠,配置都快贴脸送了。
十来万裸车,功能齐全,一键启动啥的都是标配。
但真正到了二手市场,保值这块,就让人头疼。
新车提回家,三年后去评估,掉价掉的心疼。
短期用车、预算有限的选它问题不大,只要准备“开久点,不着急出手”,这车依然稳。
雷克萨斯有个“神秘传说”,吃饭都能吃到五星级大厨——要不说服务这块,日本人玩得花。
有段子说他们连雨刮器胶条厚度都用卡尺量,让人对品质有种执念到变态的敬畏感。
所以车主回店保养都乐呵呵,还顺道体验下“米其林大厨饭”,抢手水平那是真的。
挑剔细节、追求服务满分的,雷克萨斯是值得一试。
但想走量、低价捡漏的,那还是别做梦了。
大众,不花俏、不折腾。
开起来就像那双已经穿了多年的臭皮鞋——合脚、顺手,虽然说不上啥新潮,但可靠。
帕萨特那种,一开进政府大院都“不露怯”。
你说和奥迪宝马比?没那么拉风。
内饰看着有点老成,这才是“中年男人的心头好”。
喜欢新鲜刺激的小年轻,估计都想吐槽“老气横秋”。
迈巴赫,从名字到味道,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我是老板”的气场。
你坐后排,那是头等舱的享受,腿托,香槟冰箱,隐私帘齐活。
有钱人上车闭眼,就是整段路程的移动客厅。
不过自个儿开这车?
不好意思,你会被人误会成专职司机。
日常家用真是拎不出迈巴赫的精髓,只适合真要身份象征、老板气场的人。
阿尔法罗密欧就更风骚一些,意大利浪漫全写在外壳上。
声浪炸街,回头率直线飙升。
但开意大利车,也是一种修养。
你要学会等配件——刹车片、雨刷啥的,全得海外空运。
啥?等半个月?那是常态。
不会“修身养性”的人真憋不住这份折腾。
日产的“移动沙发”名头不是白来的。
天籁后排舒适到可以睡觉,屁股一坐下去仿佛陷进一堆棉花糖。
用过滴滴的都说,坐过一次天籁,再坐别的车都觉得亏。
遗憾是漆面薄点,小区树枝一划,心都拔凉半截。
你要自己洗车,麻烦找最软的刷子,别心疼漆。
沃尔沃的City Safety算是救命稻草,我那表弟有一次开小差差点追尾,车子自己急刹直接救了俩家庭。
可系统太敏感,小猫窜过去都能急停,车后排奶茶经常被它“突袭毁灭”。
安全顾虑大的,沃尔沃给足你心理安慰,但也请记得系好杯盖。
吉普牧马人,硬核越野的代表。
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炮弹坑轻松搞定。
缺点嘛,开在市区跟游艇似的晃荡。
一过弯,后排乘客全变保龄球。
那些天天得挤市区车流的小伙伴,最好别冲动剁手。
三菱帕杰罗一直有点江湖气,会省油,会爬坡。
不少西藏老司机琢磨:“帕杰罗比本地的牦牛还适应高原!”
但别忘了车厢里够“糙”,内饰没啥工艺美感。
讲究质感的那群人可能立马劝退,但热血越野党根本没所谓。
说点近几年国产车的事儿,比亚迪DMi混动真没啥可黑的。
三升油耗上绿牌,十五万的预算还送L2辅助驾驶和大大转屏。
要不是车标太保守,早丢进去拼外观流量榜了。
新势力闷头冲刺,技术和诚意摆明了给国人捡大便宜。
话又说回来,没有神车,也没有完美品牌。
谁家都不敢包天包地承诺什么都能满足你。
关键还是搞清楚自己看重啥。
要皮实、省心就选本田;爱运动、年轻上头冲宝马;全家出行还得看别克;预算有限却要新潮科技,国产新势力不含糊。
实用、舒适、驾驶乐趣、高科技、安全感……每辆车都有一块短板,也有一处惊喜。
买车说白了,是给你自己过日子,而不是给别人炫耀脸面。
你还想听销售忽悠?还不如多查查用户口碑,多实际试坐试驾。
适合的车,是让你和家人每天都笑着上车,开车回家时不心疼钱,不嫌弃功能,不为维修掉眼泪的那辆。
别总想着一步到位,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车。
就像朋友圈里调侃的话:车是伺候人的,别让自己倒过来成了车的“保姆”或者祖宗的“供养人”。
你选这15款车,会偏向哪一个?有什么买车或用车血泪经验?
欢迎大家留言,车友一起划水取经,说不定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