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蔚来 / 理想高管李隽加盟 FF

近日,法拉第未来(FF)官宣重大人事任命:前蔚来供应链助理副总裁、理想汽车供应链高管李隽正式加入,出任 FF&FX 全球供应链副总裁、中国区首席战略与业务增长官。这一任命被业内视为贾跃亭推进 “中美汽车产业桥梁战略” 的关键落子 —— 李隽兼具中美供应链经验与主机厂资源,将直接补上 FF 此前 “供应链拉胯、交付迟缓” 的短板。与此同时,FF 近期推出的 “EAI+Crypto(加密资产)” 双飞轮战略,也试图通过加密货币融资破解现金流困境,为贾跃亭的 “生态化反” 梦想注入新动能。

前蔚来 / 理想高管李隽加盟 FF-有驾

一、李隽:补位 FF 供应链的 “关键先生”

贾跃亭对李隽的青睐,源于其独特的履历与 FF 当前的核心需求高度契合:

横跨中美 + 主零双栖的供应链经验:李隽拥有近 30 年行业经历,既在德尔福、麦格纳等国际零部件巨头担任过亚太区采购总监,也在理想、蔚来两家头部新势力主导过动力总成、热管理系统的供应链搭建,甚至参与过追觅科技 “星空计划” 的造车供应链筹备。这种 “零部件 + 主机厂”“中国 + 美国” 的双重背景,恰好匹配 FF“依托中国供应链、布局美国市场” 的桥梁战略 —— 此前 FF 91 交付迟缓,核心症结便是过度依赖欧美高成本供应链,而李隽能推动关键零部件向中国供应链转移,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交付效率。

深厚的行业资源网络:作为北美汽车人协会理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出行俱乐部主席,李隽在中国车企与供应链企业中积累了广泛资源。早在 2024 年 8 月,他就曾赴洛杉矶拜访 FF,为贾跃亭的桥梁战略提供支持;此次加盟后,其资源将直接助力 FF 深化与中国主机厂的合作(如已曝光的长城技术授权),同时推动 “洛杉矶零部件产业园” 落地,吸引中国供应链企业出海。

对 FF 而言,李隽的加入不仅是 “补人”,更是 “补体系”—— 他将主导 FF “双线采购策略”:主线以中国为核心集中采购关键零部件,辅线在美欧建立本地化采购体系,平衡成本与合规风险。

二、桥梁战略落地:FX 车型与长城合作破 “抄袭” 争议

李隽加盟的背后,是 FF “中美桥梁战略” 的加速推进,而 FX 品牌首款车型 FX Super One 的争议与澄清,恰好暴露了这一战略的核心逻辑:

从 “抄袭质疑” 到 “技术授权”:7 月 17 日,FF 在洛杉矶发布 FX Super One(定价 58 万元人民币的 MPV),但其车身线条、尾灯设计甚至内饰按键,与长城魏牌高山 MPV 高度相似,引发 “抄袭” 质疑。8 月 3 日,FF 全球总裁王佳伟回应称 “绝非抄袭,是与中方伙伴合作开发”,随后行业爆料证实:该车实为长城提供技术授权,FF 仅换装前脸 LED 巨屏与 AI 交互系统。双方虽未公开承认合作,但长城未启动法务程序、FF 回避点名的态度,间接印证了这一 “中国技术 + 美国制造” 的合作模式。

桥梁战略的核心逻辑:贾跃亭的算盘清晰 —— 美国汽车市场 2-4 万美元电动车渗透率不足 8%,存在蓝海机会,但关税壁垒让中国车企直接进入难度极大;而 FF 作为 “中国人创办的美国公司”,可借助 “中国技术授权 + 美国本土组装” 的模式,既帮助中国车企(如长城)低成本进入美国市场,又依托中国供应链降低自身造车成本。截至 7 月 31 日,FX Super One 已累计收到 1.41 万辆订单(C 端 1.0034 万辆、B 端 4100 辆),验证了这一模式的市场吸引力。

三、加密货币救场:C10 Treasury 计划破解现金流困局

除了供应链补位,贾跃亭还推出 “加密货币” 大招,试图解决 FF 长期以来的资金难题:

“EAI+Crypto” 双飞轮战略:8 月 17 日,FF 在加州发布该战略,核心是推出加密资产组合指数基金 C10 Treasury,跟踪比特币、以太坊等十大主流加密货币表现,通过 “指数化投资 + 主动管理” 实现资产增值。其逻辑是:EAI(具身智能)技术提升汽车溢价(如 FX 车型的 AI 交互系统),反哺加密货币的场景化应用(如用加密货币购车);而加密货币的收益则为汽车业务提供现金流支持,形成 “技术 - 金融” 双循环。

短期融资与长期野心:目前 FF 现金余额仅 949.3 万美元,C10 Treasury 成为 “救命稻草”—— 首笔 3000 万美元融资承诺已落地,计划通过预订单代币化、专项融资筹集 5-10 亿美元。按 FF 测算,若规模达 10 亿美元,每年可产生 3000 万 - 5000 万美元固定收益,资金将按 “三三制” 分配:1/3 支持 AI 汽车业务,1/3 用于财库再投资,1/3 用于股票回购。贾跃亭甚至计划将其扩展至数百亿美元规模,并申请加密资产 ETF 牌照,吸引机构投资者入场。

四、贾跃亭的 “生态化反” 重启:机遇与风险并存

此次人事与战略调整,是贾跃亭在 FF “生死边缘” 的又一次突围尝试,背后既有行业机遇,也藏着重重挑战:

机遇:踩中中美产业互补红利:中国供应链的成本、技术优势(三电、智能化)与美国市场的空白(中低端电动车)形成互补,FF 的桥梁战略若能落地,可在关税壁垒中找到突破口;而李隽的加盟与长城等中国车企的合作,让这一可能性显著提升。

风险:资金与信任的双重考验:尽管 C10 Treasury 首笔融资到位,但 FF 的现金流仍极度紧张,能否持续募集资金存疑;同时,FF 多次因交付延迟、战略摇摆消耗品牌信任,此次加密货币计划也被部分投资者质疑 “炒作概念”,后续需用实际交付与业绩重建信心。

从 2014 年创办 FF 至今,贾跃亭的 “造车梦” 已走过 11 年,经历过资金断裂、控制权争夺、交付困境等多重打击。此次李隽加盟与加密货币战略的组合拳,能否让 FF 从 “生死边缘” 走向稳定运营,不仅取决于供应链整合的效率,更要看 “桥梁战略” 与 “金融创新” 能否真正形成合力。对贾跃亭而言,这或许是他实现 “生态化反” 的最后一次关键机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