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
清晨七点,北京四环早高峰的车流中,李女士轻拨方向盘后的拨杆,车辆自动跟随前车平稳行驶。她端起保温杯抿了口咖啡,瞥着中控屏上实时演化的道路模型——这是她上个月刚提的比亚迪汉,也是全国120多万台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车辆之一。“现在每天通勤像多了个老司机搭档,”她笑着对朋友说,“尤其倒朋友说,“尤其倒车时,它比我还稳。”
01 数据破圈:智驾从“尝鲜”到“标配”的质变
当行业还在讨论“智能驾驶是否伪需求”时,比亚迪用一组数字给出答案:截至今年8月11日,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销量突破120万辆,相当于每卖出10台国产智能驾驶车,就有近8台贴着比亚迪的LOGO。更值得玩味的是,这百万量级成就的达成,距离其发布“全民智驾”战略仅过去半年。
数据背后藏着两个关键信号:
- 技术普惠加速度:天神之眼覆盖从海豚到仰望全系31款车型,入门级车型同样配备L2+级辅助驾驶,彻底打破“智驾=豪华专属”的旧规则
- 用户信任投票:超百万消费者真金白银的选择,让该系统跃居中国市场装车量第一的智驾方案,甚至催生车主圈新梗:“买智驾不选天神之眼?相当于手机不要?相当于手机不要操作系统!”
---
02 安全兜底:一场重构行业规则的承诺
今年7月,比亚迪抛出一则震动行业的公告:所有天神之眼用户在泊车场景发生事故,比亚迪承担全责且赔偿无上限。这意味着:
✅ 剐蹭墙角、误判车位等泊车损失无需报保险
✅ 维修费用由厂家直赔,次年保费不受影响
✅ 权益覆盖二手车用户(行业首次打破“首任车主限制”)
“这相当于给用户吃了颗‘原子弹级定心丸‘原子弹级定心丸’,”清华大学车辆工程系王教授分析,“车企敢对智驾安全全权负责,证明其技术冗余度远超行业标准。”而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比亚迪用“责任捆绑”倒逼技术进化——当企业需要为每次失误买单,算法迭代自然趋向零缺陷。
03 OTA革命:百万车辆同步“技能升级”
就在销量破百万的当口,比亚迪启动史上最大规模OTA:
- 三大技术平台(A/B/C架构)同步升级
- 安全辅助新增“预瞄式制动”:通过融合感知提前0.5秒识别鬼探头
- 泊车系统进化“全向防碰撞”:侧向毫米波雷达扫射半径扩大40%
- 高速领%
- 高速领航新增“弯道车速协同”:过弯自动匹配最佳过弯速度
“这就像给120万辆车集体上‘驾校特训课’,”一位刚完成升级的唐DM-p车主展示中控屏,“现在过窄巷会主动提示‘左侧余量30cm’,比驾校教练还细致。
04 数据底座:每天跑出“地月距离”的进化引擎
天神之眼真正的护城河藏在云端:120万辆车每日生成超7200万每日生成超7200万公里实景数据——相当于每天绕地球1800圈,或往返月球10趟。这些数据正在构建汽车界最强大的“智能驾驶知识库”:
```mermaid
graph LR
A[实时路况] --> B(危险场景学习)
B --> C
C --> D[主动安全升级]
D --> E[用户事故率↓]
E --> A
```
“去年系统识别施工路锥的成功率是82%,现在达到97%,”比亚迪智能驾驶研究院负责人透露,“这就是百万车主帮AI‘补课’的结果。
05 全民智驾时代:重新定义“安全豪华”
当定义“安全豪华”
当行业聚焦算力竞赛时,比亚迪在2020年提出“安全是电动车最大的豪华”,如今更将智驾定位为“安全出行最强的守护”。这种理念正重塑消费认知:
> “以前选车看气囊数量,现在看智驾响应速度”
> “泊车保险比真皮座椅更让我心动”
> ——来自第三方调研机构《2025智驾消费趋势报告》
随着天神之眼装车量向200万迈进,一个更宏大的图景正在展开:比亚迪联合华为、地平线等伙伴构建的“智驾生态圈”,已推动中国智能驾驶渗透率半年提升11.2%。正如工信部最新白皮书所述:“当单一技术突破转化为产业协同进化,汽车安全的定义权正在向中国转移。”
(结尾)
夜幕降临,深圳比亚迪总部数据中心蓝光闪烁。每一秒,3万组天神之眼的行驶数据在此汇聚,又化作算法进化的养分。而在1500公里外的上海,刚停好外的上海,刚停好车的上班族小陈收到OTA完成通知,轻触屏幕激活新升级的“无感泊入”功能。后视镜里,车辆正精准驶入仅比车身宽8cm的极限车位——这或许就是“全民智驾”最生动的注脚:技术终将隐于无形,唯安全永驻人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