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菲克正式破产Jeep告别历史舞台 门店大面积关停、配件售价飙升10倍

  日前,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宣告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破产,终结这家曾以国产Jeep闻名的合资车企长达三年的破产清算流程。

  法院确认广汽菲克无异议债权总额约40.44亿元,而公司清算资产价值仅19.15亿元,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长沙工厂及设备等核心资产历经五次拍卖均流拍,起拍价从首次的19.15亿元降至第五次的9.92亿元,近乎腰斩仍无人问津。这一纸裁定,为成立15年的广汽菲克画上句号,也标志着欧美传统车企在中国市场退潮的最新案例。

  自2022年10月因资产负债率高达110.8%申请破产清算以来,广汽菲克经历了近三年的挣扎求生。管理人多次尝试招募投资人未果,截至2025年,仍无任何意向方接手。

  广汽菲克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如同一颗流星。2010年3月,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合资成立广汽菲克,总投资170亿元。凭借Jeep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公司迅速打开市场。

  2017年成为广汽菲克的巅峰时刻,年销量突破22万辆,Jeep自由光等国产车型备受追捧。当年公司净资产达到44.22亿元,经营状况堪称优越。

  然而转折来的猝不及防。2018年,广汽菲克销量跌至12.52万辆,2019年继续下滑至7.3万辆。2020年销量仅4.05万辆,同比暴跌45.18%。到了2021年,全年销量仅剩2.01万辆,2022年上半年更是惨淡到不足2000辆,同比跌幅高达85%。

  广汽菲克的溃败始于产品质量危机。2018年央视“3·15”晚会将Jeep品牌推上风口浪尖,自由光车型因严重“烧机油”问题被公开曝光。随后广汽菲克宣布召回共计14万辆自由光和指南者汽车。

  但召回未能挽回消费者信任。Jeep自由光被网友戏称为“机油光”,旗下产品基本全部“中招”。车质网投诉平台上,指南者与自由光的发动机烧机油问题持续发酵。

  质量问题不仅限于发动机。多位车主反映,Jeep国产车型在变速箱、电子系统等方面同样存在诸多缺陷。而公司应对迟缓,未能及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导致品牌口碑彻底崩塌。

  “2017年销量达到顶峰,但之后出现了烧机油质量问题,对此我们没有很好地做出反应解决该问题,给市场一个满意的答复。这件事情拖得太久,影响到了我们品牌的形象。”广汽菲克总裁穆安泽事后反思道。

  “不是所有SUV都叫Jeep”的经典广告语曾是品牌的情感利器。但当情怀遭遇质量问题,消费者选择用脚投票。曾经让Jeep引以为傲的品牌魅力,在现实的产品缺陷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当中国汽车市场向电动化加速转型时,广汽菲克却错失了关键的发展机遇。近十年间,公司未推出任何畅销新车型,在电动化布局上更是完全空白。当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时,Jeep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几乎毫无建树。

  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传播副总裁王超曾表示:“Jeep品牌转向电气化是肯定的”,但这一表态为时已晚。

  广汽菲克的失败,也暴露了合资双方在战略方向上的深刻分歧。2022年1月,Stellantis单方面宣布计划将持股比例从50%提升至75%,但这一决定立即遭到广汽集团公开反对。

  “此行为未经我方认可,广汽集团对此深表遗憾。”广汽集团在声明中明确表示。这一股权之争将双方矛盾公开化,显示出合资伙伴之间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发展战略上,广汽集团将重心转向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出了广汽埃安等品牌。而Stellantis在推动Jeep电动化进程上进展缓慢。双方在电动化转型、资源投入等问题上长期无法达成一致,最终导致合资公司陷入僵局。

  2022年7月,Stellantis宣布“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这一声明标志着双方正式分道扬镳,广汽菲克随之步入破产程序。

  广汽菲克破产带来的连锁反应仍在发酵。对于约40.44亿元的无异议债权,普通债权人将面临重大损失。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债权清偿前景尤其不容乐观。

  员工安置方面,广汽集团已预留不超过2亿元专项费用。部分员工可能通过内部转岗分流,但一线工人的去向仍不明朗。经销商则面临库存积压、保证金和返利无法收回等问题,部分已发起维权行动。

  最无助的是数十万Jeep车主。尽管Stellantis集团声明将继续提供售后服务,但现实情况堪忧。国产车型配件供应严重短缺,部分配件价格飙升至原价的10倍以上。全国Jeep授权门店已缩减至仅剩数十家,车主维修保养面临巨大困难。

  长沙工厂的处置仍是未解难题。这座设计产能16.4万辆的工厂,目前管理人正对接地方政府招商部门寻求意向企业。但燃油车产线转型电动化需巨额投入,接盘难度较大。相比已经转型为广汽埃安生产基地的广州工厂,长沙工厂的命运更加坎坷,传统燃油车生产线价值在电动化浪潮中急速贬值。

  广汽菲克并非孤例,它是广汽集团旗下第三家破产的合资车企,此前已有广汽标致等先例。

  有分析认为,合资模式面临的根本挑战在于决策效率与战略协同,中外双方在文化、市场判断和转型节奏上的差异,在燃油车时代尚可调和,但在快速迭代的电动化、智能化竞争中,却可能成为致命弱点。

  广汽菲克的破产不仅是企业个体的消亡,更是传统燃油车时代转型阵痛的缩影。未来车企生存的关键,在于技术迭代速度与用户需求的精准契合。当最后一台国产Jeep驶下生产线,一个时代已经结束,而新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结合辅助观点分析撰写成文。

转自:新浪财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