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

今日,车圈里炸开了锅!

不是哪个新车上市,也不是哪个品牌又搞了什么大动作,而是…

一条关于“新能源车售后服务”的“大瓜”被扒了出来,这瓜,吃得我这个老司机都觉得心惊肉跳!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说实话,咱们做汽车这行的,每天接触的都是发动机的轰鸣、轮胎的摩擦,还有那闪闪发亮的金属漆。

但今天这事儿,它触及到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一个让无数车主,尤其是新能源车主,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的问题——那就是,当你的车出了问题,售后到底靠不靠谱?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这事儿是怎么冒出来的呢?

起因还得从一位新能源车主说起。

这位老哥,我暂且称他为“小李”,他买了一辆号称“科技感爆棚”、“未来出行标杆”的新能源车。

刚提车那会儿,那叫一个神气活现,每天朋友圈都是晒车照,那股子得意劲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可好景不长,开了没多久,车子就出了点小状况。

你说小状况吧,也好解决,结果呢?

小李这趟售后之旅,简直比哈姆雷特还纠结,比西天取经还漫长!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第一次去4S店,工作人员一脸“事不关己”的样子,说是需要检测,然后就让小李干等着。

这一等,就是一下午!

期间,小李多次询问,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正在检测”、“技术人员在看”。

你说这态度,能让人不心凉吗?

好不容易等到有人过来,上来就是一句:“您这个情况,得换个零件。”

听到“换零件”,小李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新车就要换零件?

这质量也太“感人”了吧?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更绝的是,当小李追问具体是哪个零件,以及为什么会坏的时候,对方支支吾吾,最后含糊其辞地说:“这是正常现象,新车都有个磨合期。”

磨合期?

我开过的车没有一百辆也有八十辆了,哪有新车开几个月就要换零件的?

而且“正常现象”?

这说法,简直就是把车主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小李当时就有点炸毛了,他拿出购车时的宣传册,指着上面“零故障”、“超长质保”的字样,质问对方:“这算是零故障吗?

这质保又是怎么个说法?”

结果,对方又搬出了那一套“复杂技术”、“专业术语”,把小李绕得云里雾里,最后只能无奈地接受了“换零件”的命运。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这还没完!

零件换了,问题是解决了,但小李心里那根刺,算是彻底扎下了。

他开始留心,发现身边不少新能源车主,都有着类似的遭遇。

有的车主,车子刚出保,就莫名其妙地开始“闹脾气”,动辄几千上万的维修费,简直比油费还让人心疼!

有的车主,为了修个小毛病,跑了三四趟4S店,每次都得请假,耽误工作不说,心情也糟透了。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新能源车真的就这么“娇贵”,经不起一点折腾?

还是说,某些厂家,在把车卖给你的时候,就已经把“售后”这块儿,给悄悄地“缩水”了?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我作为用车社,对汽车技术一直有着深入的研究。

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其核心技术确实和传统燃油车有很大区别。

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系统,是新能源车的灵魂。

它们不像发动机那么容易理解,一旦出问题,维修起来确实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设备。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理由。

厂家之所以敢大张旗鼓地宣传“高科技”、“长质保”,不就是看中了这些技术的“先进性”吗?

怎么到了售后环节,就变成了“高难度”、“高成本”了呢?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我看到网上有个说法,说的是:“买新能源车,就像谈恋爱,前期轰轰烈烈,后期…

就看你运气了。”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不得不说,它戳中了许多车主的痛点。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咱们再来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道道”。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论语》有云:“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坦荡荡的君子,行事光明磊落,而长戚戚的小人,则总是心生忧虑。

这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要是也能像君子一样坦荡,车主们的心情,想必也能舒畅不少。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第一个令人担忧的环节:数据黑箱下的“诊断困境”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新能源车,最神秘的就是它的数据。

车辆的运行状态、电池的健康度、电机的效率,这些信息都储存在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中。

理论上,这些数据应该成为售后诊断的“金钥匙”。

然而,现实却是,不少4S店的技术人员,面对这些海量数据,却显得束手无策。

他们要么依赖厂家提供的“通用诊断程序”,要么就只能靠“经验判断”。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这就好比,你生病了,医生不给你做详细的检查,而是凭着感觉给你开药。

你说这能靠谱吗?

小李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车的仪表盘上出现了好几个警告灯,他去问技术人员,对方看了半天,最后说:“这个灯亮,可能是因为那个传感器有点小问题。”

听到“可能”,小李的心都凉了半截。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更让人心寒的是,一些厂家,为了所谓的“技术保密”,把数据接口“锁死”。

这意味着,即使是第三方维修机构,也很难介入。

最终,车主只能乖乖地回到品牌授权的4S店,被动接受。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第二个令人咋舌的环节:维修成本的“无底洞”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前文提到的小李,换了个零件,花了多少钱呢?

我告诉你,那价格,比同级别燃油车的同类零件,贵了不止一倍!

而且,这还只是个“小零件”。

如果遇到电池组出现问题,那维修费用,简直就是天文数字!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有车主算过一笔账,一辆价值20万的新能源车,如果电池组在质保期外出现问题,更换费用可能高达10万甚至更多!

这让那些当初为了省油钱而选择新能源车的车主们,情何以堪?

这难道不是在变相地增加车主的用车成本吗?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而且,很多新能源车的零部件,都是高度集成化的。

一个小的传感器坏了,可能就需要更换一整套模块,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这种“以换代修”的操作,不仅让车主心疼,也让人怀疑,这背后是否存在着“过度维修”的嫌疑?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第三个令人失望的环节:服务体验的“冰火两重天”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有的车主,运气好,遇到了负责任、专业的技术人员,问题很快得到解决,服务态度也很好,这让他们对品牌充满了信任。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但更多的时候,是小李那样的遭遇:漫长的等待、模糊的解释、高昂的费用,还有那永远“在路上”的零件。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我接触过一位车主,他的车出了点小故障,去4S店,被告知需要等待一个星期才能有零件。

一个星期!

你告诉我,这一个星期,他怎么上班?

怎么生活?

难道让他每天打车去公司?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4S店,为了推销自己的服务项目,会把一些本来小问题,夸大成“严重故障”,然后推荐各种“保养套餐”、“增值服务”。

你说,这让车主怎么想?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那么,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是厂家技术不过关?

还是4S店服务不到位?

亦或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售后体系,都还没有成熟起来?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说白了,这事儿,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首先,厂家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你们在宣传的时候,把新能源车吹得天花乱坠,什么“环保”、“智能”、“低成本”。

但到了售后,却拿不出与之匹配的服务和技术。

这是一种“重销售、轻服务”的典型表现。

你们是否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去培训技术人员,去优化诊断系统,去保障零部件的供应?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其次,4S店也需要反思。

你们是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你们的态度和专业性,直接影响着用户的体验。

请问,你们有没有真正地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有没有真心实意地去解决用户的问题?

还是仅仅把车主当成了“待宰的羔羊”?

刚刚,新能源车圈炸锅!售后三大乱象,坑惨无数车主,谁担责?-有驾

再者,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毕竟还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很多技术和标准,还在不断完善中。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成为售后服务“拉胯”的借口。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说实话,面对这些问题,普通车主确实感到无力。

但我们也不能就这么沉默。

我们可以多留心、多学习。

在购车前,多了解不同品牌的售后政策,多看看其他车主的真实评价。

在用车过程中,保留好所有购车和维修的凭证,一旦出现问题,能够有据可查。

如果遇到不公平的对待,不要害怕维权。

通过各种渠道,向厂家、向媒体、向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

我一直相信,一个健康的汽车市场,应该是一个“产销服”一体化的生态。

厂家不能只顾着卖车,而忽略了售后服务。

4S店也不能只想着赚钱,而忽视了用户的感受。

这事儿,说到底,关乎到我们每一个车主的切身利益。

当我们的爱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是承载我们梦想和生活的伙伴时,它的“身后事”,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今天这事儿,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平静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这涟漪,或许会提醒一些厂家和4S店,是时候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售后体系了。

毕竟,买了车,不是“一锤子买卖”。

而是,一段漫长旅程的开始。

而在这段旅程中,一个靠谱的“引导者”和“维修站”,是多么的重要!

您在新能源车的售后服务方面,遇到过什么“奇葩”经历吗?

您的故事,也许能给别人带来一些启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