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

说到汽车轮胎,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东西只要不漏气、不爆胎,就能一直用下去,能省点是点。

尤其是看着轮胎花纹还挺深,感觉再跑个一两年完全没问题。

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可能正在给您的日常出行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

汽车在路上跑,全靠那四条轮胎和地面接触,每个轮胎接触地面的面积也就一个巴掌那么大。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这巴掌大的地方,承载的可是车上所有人的安全。

有些情况,轮胎看着似乎没大事,但其实已经到了非换不可的边缘,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咱们先从一个最容易被大家伙儿忽略的问题说起,那就是轮胎的“年龄”。

很多人会觉得,我的车开得少,大部分时间都停在车库里,轮胎没怎么磨,看起来跟新的一样,换了多浪费。

这个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橡胶制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老化。

就像咱们家里放久了的橡皮筋,时间长了,你一拉它就脆生生地断了,一个道理。

轮胎即便你不用它,它也会在空气中慢慢氧化,材质会逐渐变硬、变脆,失去原有的弹性和韧性。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更何况,我们的车还要经受风吹日晒雨淋,特别是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对橡胶的破坏力非常强,会大大加速老化过程。

老化的轮胎,抓地力会明显下降,而且内部结构强度也大打折扣,在高速行驶时,轮胎内部温度和压力都会升高,一个老化的轮胎就特别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爆胎。

那么怎么看轮胎的“年龄”呢?

很简单,您在轮胎的侧壁上,能找到一串以“DOT”字母开头的编码,在这串编码的末尾,有一个椭圆圈起来的四位数字,这就是轮胎的生产日期。

比如数字是“3521”,就表示这条轮胎是2021年第35周生产的。

国际上和我们国内的行业规范都有一个普遍的建议,就是无论轮胎磨损得怎么样,只要生产日期超过了6年,就强烈建议更换。

所以,如果您的轮胎侧壁上这个数字显示是“18”年或者更早的,那就算它看着再新,花纹再深,也到了该换的时候了,千万别拿安全开玩笑。

接下来这个情况,但凡出现,就别抱任何侥幸心理了,那就是轮胎鼓包。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可能您就是不小心在路边蹭了一下马路牙子,或者过坑过减速带的时候速度快了点,当时没觉得有什么,过后却发现轮胎侧壁上悄悄地凸起了一个包,有的大有的小。

很多人觉得,这个包不大,应该不影响开车。

这种想法是致命的。

我们得知道,轮胎的胎面,也就是接触地面的那一圈,为了耐磨,里面是有好几层钢丝网的,非常结实。

但是轮胎的侧壁,为了在行驶中能有更好的舒适性和滤震效果,它需要有弹性,所以它的内部是没有钢丝层的,只有几层类似尼龙线的帘布层作为骨架。

这个帘布层相对来说就脆弱很多。

当胎侧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内部的帘线就可能断裂。

帘线一断,这个地方的结构就被破坏了,失去了支撑力,轮胎内部的高压气体就会把这块只有橡胶支撑的薄弱区域给顶出来,形成鼓包。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这就像大坝上出现了一个裂口,洪水正顶着这个缺口。

这个鼓包就意味着,轮胎的内部结构已经损坏了,随时可能爆开。

您继续开着它上路,每一次转弯、每一次颠簸,甚至是一次急刹车,都在考验这个鼓包的极限。

它就像一个被吹到极限的气球,不知道哪一下就会“砰”地一声炸开。

而且侧壁爆胎比胎面爆胎要危险得多,车辆会瞬间失去控制。

所以,请一定记住,轮胎一旦出现鼓包,无论大小,唯一的处理方式就是立刻更换,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轮胎磨损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很多人可能对“磨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没个准概念。

轮胎上的花纹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最重要的功能是排水。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在下雨天,这些花纹沟槽能迅速地把轮胎与路面之间的积水排出去,确保橡胶能紧紧地贴住地面,产生足够的抓地力。

当轮胎花纹磨损得差不多了,排水能力就会急剧下降。

在轮胎的花纹沟槽里,您仔细找找,会发现有一些小小的橡胶凸起,这个叫“磨损指示标记”,它的高度通常是1.6毫米。

当您看到胎面花纹的磨损程度已经和这个小凸起齐平了,那就说明这条轮胎的性能已经到了警戒线,必须更换了。

曾经有国外的汽车杂志做过测试,在湿滑路面上,同一款车用同样型号的轮胎,以大约112公里的时速进行紧急刹车。

结果,花纹深度只剩下1.6毫米的轮胎,它的刹车距离比全新的轮胎要多出将近15米。

15米是什么概念?

差不多是三四辆家用小轿车连起来的长度。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在紧急关头,这多出来的15米,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当花纹几乎被磨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头胎”,在雨天行驶时,轮胎会完全失去排水能力,就像在水面上滑行一样,车轮和路面之间隔着一层水膜,这在专业上叫“水滑效应”。

到那时候,您打方向盘、踩刹车,车子基本上都不会有反应,只会失控地向前冲,极其危险。

还有一种情况也得注意,就是轮胎上出现了裂纹。

这些裂纹通常和我们第一点说的老化问题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那些经常停在户外的车,轮胎长期被太阳晒,橡胶老化得更快,胎面和胎侧就容易出现那种密密麻麻的网状细小裂纹。

看到裂纹也别太紧张,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还是老办法,先看看轮胎的生产日期,如果已经用了五六年了,那这些裂纹就是它寿命将至的正常表现,结合年限,直接换掉就行了。

轮胎多久换一次?换胎时机全解析,看完秒懂不纠结-有驾

如果轮胎还比较新,才用了一两年,那就需要仔细看看裂纹的严重程度。

如果只是表面非常浅的一些细纹,就像皮肤干燥起的皮一样,而且您平时开车不多,也不怎么跑高速,那暂时还可以继续观察使用,但一定要定期检查,看裂纹有没有加深变大。

但如果那些裂纹已经很深了,看起来像是干涸的土地,甚至有些地方感觉都要裂穿了,那也别再犹豫了,这说明轮胎的结构强度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随时都有可能在行驶中断裂。

最后要说的,也是非常要命的一种损伤,就是轮胎侧面被刮伤、划破了皮。

前面我们反复强调,胎侧是整个轮胎最薄弱的地方。

如果这个地方受伤了,危险程度比胎面扎个钉子要高得多。

处理的原则,关键还是看伤口的深度。

如果只是非常浅的表皮擦伤,比如蹭到马路牙子上留下的一道白印,深度连一毫米都不到,没有伤到内部的结构,那可以暂时认为是皮外伤,但之后的一段时间要格外留意,经常检查伤口附近有没有鼓包。

但如果伤口比较深,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里面一层像渔网一样的帘布层线条了,那这条轮胎就已经被判了“死刑”,想都不要想,必须马上换掉。

因为帘布层是轮胎的骨架,骨架都暴露出来了,甚至可能已经断了,它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承重能力。

您给它一点压力,它可能就从伤口处整个撕裂。

一条轮胎的价格可能就是一两箱油的钱,但它关系到的是您和家人的行车安全,这种钱,是绝对不能省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