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遭遇增长瓶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上半年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这个增速看似非常乐观,下半年如果还能保持这个增速,全年销量将达到568万辆,轻松完成年度销量目标。但是比亚迪的困难隐藏在月度销售数据中,6月销量为38.3万辆,较去年同期的34.2万辆,仅仅增长12%,这是年内最低增速。
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20%,今年上半年33%的增速全靠一季度在支撑,去年1-2月份比亚迪销量走低,基数较低,这才导致今年前两个月高速增长态势,1月份增长49%,2月份更是爆发式增长165%,3月份还增长了25%,但是5月就只有15%,6月份跌到10%附近,去年下半年销量的基数大,比亚迪如果不采取措施,下半年增速恐怕会跌破10%,全年500万销量目标就有难度了。
从同比来看,比亚迪最近四个月的销量基本是停滞的,3月份为37.7万辆,较2月份大幅增加了5.5万辆,但是四月份就只有38万辆,同比仅仅增长了0.3万辆,5月份同比增加0.2万辆,6月份销量同比仅仅增加了0.1万辆,连续三四个月的时间,销量没有太大变化,这到底是怎么了?
我认为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合资品牌的反扑,这两年比亚迪迅速崛起,超过上汽成为中国最大的车企,也超越丰田和大众,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其价格定位主要是20万以下的车型,和通用、丰田和大众等合资品牌形成直面竞争,丰田在华销量从2021年的194万辆跌到2024年的178万辆,大众在华销量也从2021年的330万辆下滑到2024年的311万辆。
大众和丰田在华销量还只是小幅下滑,但是其他外资品牌就是暴跌了,比如通用汽车2021年在华销量高达290万辆,仅次于大众,2024年就只有180万辆,上汽通用2024年的销量更是暴跌57%,韩国现代在华销量从2019年的72万辆下滑到2024年的16万辆,比亚迪过去4年迅速崛起,一方面是吃下了新增市场,更多的是从其他合资品牌嘴里多食。
合资品牌面临比亚迪凶猛的攻势,在价格上也采取了跟随策略,他们的利润原本就比较丰厚,有了较大的降价空间,尤其是丰田和大众,通过降价,他们稳住了自己的销量,去年丰田卡罗拉降价超过4万,紧凑型卡罗拉轿车起步价从12.3万降低至7.98万,降价额度高达4.3万,降幅超过三分之一,今年6月份,一汽丰田销量为7.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6%,这些都显示丰田等巨头有反扑的迹象,15万的卡罗拉是割韭菜,10万的卡罗拉还是很香的。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竞争对手的强力竞争,其实很多人忽略了两家车企,一家是吉利,一家是零跑,吉利的势头很猛,已经是仅次于比亚迪的巨头,今年6月份销售了23.6万辆汽车,同比大幅增长42%,上半年累计销售14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47%,这个销量其实已经达到比亚迪2023年的规模,增速也和当时相当,增长势头十分凶猛,吉利的竞争策略是贴着比亚迪打的,他们的客户群体很多是重合的,这对比亚迪形成不小的压力。
还有一个新势力品牌——零跑,这家企业这两年突然崛起,6月份交付量达到4.8万辆 ,连续四个月成为新势力第一,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38%,上半年累计交付22.2万辆,全年50万辆的目标应该轻松就能完成,小鹏今年增速也很快,6月份交付了3.5万辆,仅比理想的3.6万辆少了1000辆,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的56%,小米汽车更是创造奇迹,YU7在1小时之内锁单28.9万辆,颇有当年抢苹果的味道,惊艳了同行,汽车产业还能这么玩。
比亚迪作为当前中国的汽车龙头,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遇到增长瓶颈也正常,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还未形成对传统燃油汽车压倒性的优势,哪怕在中国也是如此,油车依然有其不小的空间,电池续航问题依然有较大进步空间,更理想的固态电池大规模装车还要好几年,智能驾驶也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当整体增量放缓的时候,存量厮杀会更加激烈,各家品牌都在发力,比亚迪作为龙头,仍旧会感到巨大的压力,不进则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