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i6 单一配置定价,李想这次终于 “听劝” 了

理想 i6 单一配置定价,李想这次终于 “听劝” 了-有驾

24.98 万的全系顶配,理想汽车在 i8 上市受挫后仅两个月,便用 i6 展现了一场教科书式的自我修正。

9 月 26 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五座纯电 SUV 理想 i6,售价24.98 万元,且全系仅一个配置。在 10 月 31 日前下单的用户还可享受首销期优惠,实际购车价格仅为23.98 万元

这一策略与两个月前 i8 发布时的多版本配置形成鲜明对比。7 月 29 日,理想 i8推出Pro、Max 和 Ultra 三个版本,价格从 32.18 万到 36.98 万元不等,结果因 “高价低配” 引发市场强烈反弹。

理想 i6 单一配置定价,李想这次终于 “听劝” 了-有驾

01 i8 的挫折:理想纯电出师不利

i8 发布一周后,理想汽车便宣布调整配置策略,将三个版本合并为33.98 万元的单一配置。这一紧急调整背后,是 i8 上市后遭遇的全面质疑。

理想 i8 最初的配置划分延续了 L 系列的策略,用冰箱、彩电等舒适性配置区分高低配。入门版 Pro 车型不仅缺少标志性冰箱,电池供应商还是欣旺达而非宁德时代,智能驾驶硬件也仅有单 Orin-X 芯片,与纯电用户期待的 “满配体验” 差距显著。

纯电用户与增程用户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增程车型的用户多来自燃油车背景,接受传统多版本配置逻辑;而纯电用户更看重 “智能性” 和 “电动性” 的统一标配,对核心配置缩水尤为敏感。

i8 发布后的市场反应迅速而负面:理想汽车股价在七天内下跌约 25%,港股市值蒸发约 300 亿港元。更严重的是,7 月份理想整体销量同比下滑近 40%,仅售出 30731 辆,创下 2024 年以来单月销量新低。有经销商透露,i8 上市首月实际订单不足千台,远低于预期。

02 i6 的修正:“标配即顶配” 的回归

i6 的发布策略彻底回归到理想 ONE 和 L9 的 “标配即顶配” 逻辑。这一调整直击 i8 定价问题的核心,被业内视为对市场反馈的快速响应。

具体来看,i6 全系标配双腔空悬、电吸门、5-8℃温控冰箱等豪华配置,未做任何删减;智能驾驶方面,搭载 700TOPS 算力的 Thor-U 芯片和双 Orin-X 芯片冗余架构,配备激光雷达与高清环视摄像头,支持 VLA 司机大模型和城市 NOA 功能。电池则统一采用宁德时代 5C 超充电池,CLTC 续航达 550 公里,30 分钟可完成从 10% 到 80% 的充电。

i6 在首销期还提供总价值3.5 万元的权益,包括 1 万元现金减免、价值 1.2 万元的舒享套装(含后排座椅按摩、香氛系统)及 1.3 万元的充电权益。这种 “一步到位” 的定价方式,消除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也避免了配置对比带来的负面讨论。

理想汽车显然意识到,在 20-30 万价格段的纯电市场,消费者对价值的感知更为敏感。统一的高配置能够建立更强的价格价值比,避免因配置区分导致入门版车型显得 “廉价感” 十足,这也是特斯拉、小鹏等品牌在纯电市场的主流策略。

03 战略转向:理想纯电的背水一战

i6 的定价策略反映了理想汽车在纯电战略上的全面调整。此前,i8 尝试 “油电同价” 策略,试图将增程车的定价逻辑复制到纯电市场,但效果不佳。

李想曾在 i8 配置调整后表示这是 “听劝版”,而 i6 的发布策略将这种 “听劝” 理念进一步深化。对于理想而言,纯电市场已不容有失。2025 年 6 月和 7 月,理想汽车交付量连续环比下降,分别为 37652 辆和 30731 辆,表明其增程基本盘面临问界、华为智选车等品牌的冲击。同时,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 “平替” 车型,如零跑 C16 被视为理想 L8 的平替,月销已突破 8000 辆。

在 i6 发布中,理想还宣布邀请易烊千玺担任品牌代言人,这是其成立以来首次启用明星代言人,旨在吸引 25-35 岁的年轻消费者群体。这一定位转变与 i6 的 “鲨鱼造型” 设计语言、无边界前脸等年轻化设计相契合,显示出理想寻求品牌年轻化的努力。发布会上同步推出的 “青柠绿” 专属配色,也被解读为讨好年轻用户的信号。

04 市场挑战:i6 面临的竞争格局

尽管策略调整明智,但 i6 面临的竞争环境不容乐观。20-30 万价格区间的纯电市场已是红海,主要竞品包括小鹏 G6(20.99 万起)、华为智选车问界 M5 EV(24.98 万起)、特斯拉 Model Y(25.99 万起)等,均具备较强的产品力。

摩根大通在 i8 发布时的报告曾指出,理想需要避免与竞品的直接价格内耗。i6 选择以 “配置碾压” 而非 “价格战” 方式切入市场,可能更为明智。对比同价位的问界 M5 EV,i6 多出双腔空悬、电吸门、车载冰箱等配置;相较于特斯拉 Model Y,其智能驾驶硬件更全面,舒适性配置优势明显。

i6 与 L6 的关系也值得关注。L6 是理想目前最大的基本盘,8 月销量达 15231 辆,月销稳定在 1.5 万辆水平。i6 的 24.98 万元定价与 L6 增程版(24.99 万起)基本持平,恰好在二者间找到了平衡 —— 既通过纯电身份开辟新市场,又避免因价格重叠侵蚀增程车型销量。理想内部人士透露,已通过用户画像调研确认,i6 目标用户与 L6 用户重合度不足 15%。

与 i8 不同,i6 所在的五座 SUV 市场规模更大,2024 年国内销量达 320 万辆,是六座 SUV 市场的 3 倍以上,但也意味着竞争更为激烈。小鹏 G6、Model Y 等竞品月销均稳定在万辆以上,i6 需实现月销破万才能站稳脚跟。

纵观理想汽车的发展历程,其成功往往与 “一个配置” 的策略紧密相连。从理想 ONE 到 L9,单一高配版本都帮助理想快速打开市场,避免了配置选择的用户内耗,也简化了生产与渠道管理。

i6 的定价策略已引发市场关注。发布当晚,某汽车论坛相关讨论帖浏览量突破 500 万,有评论指出:“23.98 万,有空悬,有智能驾驶,挺好的吧”。也有网友认为:“这确实有竞争力,理想的产品思路和审美都太好,以至于让你怀疑这是 20 多万就能买到的东西吗?” 据经销商透露,发布首日订单已突破 20000 辆,表现优于 i8 同期。

随着 i6 的交付,理想汽车有望在纯电市场迎来转折点。但最终的评判权,仍在消费者手中 —— 毕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策略正确只是第一步,后续的交付质量、用户口碑、售后服务等,同样关键。

如果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欢迎关注36策公众号。

理想 i6 单一配置定价,李想这次终于 “听劝” 了-有驾

声明: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图片仅用于交流学习,版权出处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您的支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