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台电动车销量、TOP3市场地位广汽凭什么让香港选择它?
香港,全球最成熟的汽车市场之一,右舵车法规严苛,电动车渗透率超30%。 2025年7月,广汽电动车以303台终端销量、236台上牌量,首次跻身香港电动车市场前三,仅次于特斯拉等国际巨头。
,这一成绩距离广汽发布“香港ACTION”本地化战略仅过去两个月。 6月香港车博会上,广汽高调宣布从产品、渠道、能源服务到生态体系全面布局香港市场,而7月的销量数据直接印证了战略落地的速度。
从“保姆车”到超充桩:香港人为什么买单?
香港用户对汽车的需求极为特殊:空间要实用、续航要真实、服务要即时。 广汽的产品线精准切中痛点纯电SUV AION V以“硬派设计+宽敞座舱”成为家庭首选;混动MPV E9 PHEV则凭借豪华七座布局和超长续航,被港人称为“理想保姆车”,甚至吸引何家劲、容祖儿等名人成为车主。
渠道铺设同样高效。 自2024年1月进入香港,广汽已开设1家品牌中心、7家陈列室、2家售后服务中心,2025年计划再增1家服务中心及1家陈列室,终端触点将达11个。
而真正解决“里程焦虑”的,是能源生态的本地化。 广汽宣布2028年前在香港建成300座超充桩,并上线GAC车主APP,打通港粤车主认证服务,让跨境用车无缝衔接。
全球灯塔矩阵:香港只是起点
香港的TOP3并非孤例。 在同样高门槛的新加坡市场,广汽6月拿下电动车销量TOP4(中国品牌TOP2)。 泰国作为东南亚汽车重镇,广汽稳居电动车销量前三,上半年累计销售6345台。 ,8月2日,新车AION UT在泰国上市39天即交付1000台,刷新当地纪录。
燃油车市场同样强势突破:科威特整体销量第三、GS8中大型SUV细分市场第二;黎巴嫩A0级SUV销量冠军;埃及影豹细分市占率25.6%;玻利维亚7月中国品牌销量第一。 这些数据背后,是广汽对区域需求的精准适配中东用户需要大空间越野,东南亚家庭偏好高性价比电车,南美市场看重耐用性。
“四个出海”拆解:体系力才是底层逻辑
广汽董事长冯兴亚定义的“品质、科技、服务、生态出海”,正在全球市场验证其有效性。
品质出海:印尼雅加达智慧工厂6月投产,产能规划5万台,采用统一品控标准;泰国工厂生产的AION UT以39天千台交付证明生产效率。
科技出海:香港车博会全球首秀飞行汽车GOVY AirCab(定价≤168万元),同步展出的GoMate人形机器人支持四轮越障与双轮高效模式切换,硬科技成为品牌溢价支点。
服务出海:泰国“销售+能源服务”双轨落地6月25日,广汽商贸销售店与优湃能源电池服务中心同步开业,实现“买车-补能-维保”闭环。
生态出海:与菜鸟物流合作降低15%跨境运输成本;蚂蚁国际接入泰国Truemoney、LINE Pay本地支付,破解充电结算难题。
中国汽车出海进入“深水区”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586万辆,稳居全球第一,结构已发生质变。 广汽的12.7万辆年出口量中,自主品牌占比40%,增速92.3%,且海外毛利率高达14.72%。
行业共识是:单纯出口贸易模式遭遇瓶颈,欧盟加征关税、数据隐私壁垒(如德国35%用户将车载安全列为购车首要标准)倒逼车企深度本地化。 广汽的回应是在墨西哥、俄罗斯设立子公司,推行“一国一策”;比亚迪、长安等则通过匈牙利、泰国工厂实现产能转移,规避贸易风险。
当香港的士司机开始推荐中国车
一位香港的士司机在广汽充电站感慨:“以前充电要排队半小时,现在广汽超充桩10分钟搞定。 ”而更多家庭车主则提到:“E9的油电续航能跑完港珠澳大桥来回,保姆车再也不用天天加油。 ”
这些声音背后,是中国汽车从“便宜替代品”到“本地生活伙伴”的角色转变。 2025年1-7月,广汽国际终端销量同比增长64%,数据印证了用户选择的真实倾向。
当“体系力”取代“价格战”,当“灯塔效应”辐射新兴市场,这场始于香港的出海实验,正在重塑全球对中国汽车的认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