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这次领教了站错了队果然不行又一优势产
韩国汽车业,这次彻底领教了什么叫市场铁律站错队,真就会挨狠狠的“市场巴掌”!
曾经风光无限的现代汽车,年销180万台碾压一众对手,而如今却沦落到销量榜单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今年,现代在中国的销量惨不忍睹,仅11.2万台。这个数据有多扎心?连比亚迪一个月的零头都不到。更讽刺的是,北京现代的工厂已经被中国车企收入囊中,盐城基地还改成了宁德时代的电池厂。韩媒无助地感叹当年教中国制造业做学生的“老师”,现在连自家的厂房都被学生买走了!
韩国电动车市场的遭遇,更像是一场“教科书级的翻车”。韩国一度举国押注氢能源,现代NEXO号称全球标杆。这款氢能源车在中国市场2024年仅卖出327辆,连中国品牌蔚来一个普通热销车一天的订单量都“配不上”。韩国的底气撑不住了,《东亚日报》无奈写下醒目“中国十年内拆解燃油车时代的韩国优势,一张专利也没剩下。”
零部件产业链硬伤更加突出。韩国零部件巨头们一度“傲娇”,给中国车企报高价,还不把国产供应商放在眼里。但现在,国产厂商背靠强大研发实力和规模效应,报价又稳准狠,韩国供应商根本扛不住。山东某本土制动厂商老板霸气宣布“韩国人报价敢比我们高一点点,我们就能让他们的产线停工三个月!”这一场硬碰硬的竞争,直接导致韩国电汽车零部件对华出口暴跌47%,连大邱工业园区都听不到机器的声响了。
而韩国造成这一切,不能说一点“自作孽”的成分都没有。还记得2017年萨德事件吗?那时候韩国政商高层坚持说“政治不影响商业”,结果中国消费者直接用脚投票,堪称教科书级的“反击战”。韩媒看这个局势,估计都要扶额长叹中国政策明明不针对韩国,但选择跟错队,就像下错棋局,全盘皆输。
反观中国汽车这边,那就更是一片“卷王才能活”的盛况了。2024年国产车市占率达到68%,电动车更是全球销量榜单的常客,占据前十名中的六席。中国用锂电池直接绕过韩国昔日引以为傲的燃油车专利,还推出换电模式,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连现代汽车的会长郑义宣,也被韩媒拍到低调带着团队考察深圳车企,硬说是去学习供应链——这理由谁信?怕不是在考虑怎么给中国品牌代工吧!
更大的戏码还在海外市场。中国车企在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复制了一模一样的套路,用电池技术碾压日韩,用智能座舱吊打德系,用超充网络包围美系。韩国人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封锁别人时,锁住了自己的未来”。
文章到这,意味深长。韩国汽车未来的命运不过两种选择要么变成中国汽车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要么在某实验室里守着氢能源车模型,供后人叹息。那无处安放的优越感,最终也只有一个答案去试驾一圈蔚来或比亚迪,然后重新思考什么叫竞争的意义。
思考当汽车工业打破边界,产业链和技术才是终局赢家。这场博弈,不止是竞争,更是在告诉我们,每一个选择,都藏着未来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