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保费困局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出路何在

#科学颜论进行时#

网约车保费困局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出路何在

网约车司机何师傅手握方向盘。眉头紧锁。去年保费8500元。今年报价直接飙升。他试了几家公司。均被拒保。理由都一样——高风险车辆。最终只能原公司续保。1.4万元。还必须买全险。

这不是个例。

南京孙师傅去年保费6500元。一次避让事故。维修费2500元。理赔后今年保费涨三成。高达8500元。

北京赵师傅没出险。保费也从8500元涨到9800元。

保费持续上涨。远高于司机收入增幅。

为什么?

新能源网约车正经历特殊时期。“高出险、高维修、高赔付、高保费”。车主喊贵。险企喊亏。

保险公司坦言。新能源车维修成本高。社会化维修不普及。标准不健全。部分车企压缩前端销售价格。抬高后续维修费用。赔付率太高。

不是保险一个环节的问题。涉及新能源车产业提质升级的系统性工程。

更关键的是。现行定价方式依据车辆年限、品牌等静态指标。未纳入急刹车频率、夜间行驶时长、违章频次等动态数据。无法匹配网约车“动态运营+高频使用”的风险特征。

网约车保费困局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出路何在-有驾

保险公司为规避风险。提高保费。设置高门槛。

恶性循环随之而来。

投保难保费贵。一些司机选择投保非营运险。某平台超两成网约车如此。事故拒赔率近九成。形成“低保费—高拒赔—司机权益受损”的怪圈。

还有所谓“统筹保险”。以正规保险六成价格揽客。无监管。理赔难。

有的车甚至被迫停运。有公司旗下20多辆车因保险报价过高。无法运营。

出路在哪?

2025年1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

次日。“车险好投保”平台上线。新能源车主可直连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不得拒保。

何师傅今年通过该平台买了满意产品。

更深层改革也在探索。

专家建议采集急加速、夜间行驶等数据。建立“基础保费+浮动系数”模型。将急加速次数、夜间行驶占比、高峰时段接单量等纳入定价要素。

实现从车、路况、司机、驾驶行为等多维度定价。

网约车保费困局 车主喊贵险企喊亏出路何在-有驾

上海已试点共享维修记录、保险理赔、驾驶行为等12类数据。保费定价精准率大幅提升。

还有建议支持车企与平台共建自保公司。有车企试点“车企—平台—保险”三方共保。将电池维修成本纳入风险池。2024年试点车辆保费降18%。理赔周期缩至3天。

未来可期。

网约车保费浮动。或可推动司机安全驾驶行为养成。通过差异化费率设计。激励安装车载安全设备。遵守交规。安全驾驶降低出险次数和费用。

形成正向激励。

五年后。或许不再有司机为保险停运而发愁。

但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