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

朋友们,资本市场这台绞肉机,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它从来不跟你讲什么江湖道义和历史功绩,只认冰冷的数字和带血的增长。

你昨天还是万众敬仰的武林盟主,今天可能就被人一记“版本更新”干翻在地,连爬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想看懂汽车产业的未来,别去听发布会上那些虚头巴脑的PPT,也别信KOL们吹得天花乱坠的“遥遥领先”。

你就去看一个数据,一个粗暴到不讲道理的数据——动力电池的装车量。

这玩意儿,就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家企业在新能源牌桌上话语权的唯一筹码。

你吹得再牛,拿不出货,塞不进车里,一切都是白扯。

最新的牌局战报出来了,SNE Research的数据,就跟一张不加滤镜的素颜照,把所有玩家的真实面目都给扒了个干净。

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有驾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一共往新能源车里塞了811.7GWh的电池。

去年同期呢?

602GWh。

一年时间,同比增长34.7%。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全球人民对于“电爹”的接受速度,比你想象中快得多。

这已经不是什么“趋势”了,这是已经拍在你脸上的“现实”。

整个市场像一头发了疯的公牛,而牌桌上的玩家,有的骑在牛背上狂飙,有的被牛角顶翻在地,姿势还相当难看。

咱们今天就来盘盘这张桌上,谁是春风得意的赌神,谁又是输到裤衩都不剩的倒霉蛋。

从后往前聊,更有戏剧感。

先看那些在牌桌边缘,随时可能被挤下去的玩家。

第十名,蜂巢能源,20.5GWh。

这哥们儿出身不凡,是长城汽车的“亲儿子”,后来分家单过。

你看它的名字,蜂巢能源,听着就挺狠。

实际上也确实狠,同比增速干到了89.5%,全场增速冠军。

虽然现在市场份额只有2.5%,但这种不要命的冲法,摆明了就是要从别人碗里抢肉吃。

这种愣头青,老玩家最头疼,因为他们不按套路出牌,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第九名,亿纬锂能,21.9GWh。

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有驾

广东惠州的选手,同样是个猛人,增速73.2%。

跟蜂巢一样,属于“搏命流”打法,用最快的速度扩大自己的地盘。

这种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告诉那些巨头:别睡得太死,小心我们半夜偷家。

第八名,三星SDI,23GWh。

韩国三巨头之一,场面就有点难看了。

别人都在狂奔,它老人家不进反退,同比下滑了4.7%。

在全球市场都在高速膨胀的时候,你居然在萎缩,这不叫逆行,这叫自杀。

市场份额从4%掉到2.7%,感觉就像在一场盛大的流水席上,别人都在大快朵颐,就他一个人默默地把盘子里的菜夹还给了桌子。

魔幻。

第七名,国轩高科,29.7GWh。

合肥的骄傲,背后站着的是谁?

德国大众。

什么叫“背靠大树好乘凉”?

这就是了。

大众在中国搞电动化,国轩高科就是最重要的弹药库之一。

65.8%的增速,稳得一批。

有大腿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第六名,松下,33GWh。

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有驾

全村的希望,日本唯一的独苗。

曾经的王者,跟着特斯拉吃香喝辣。

但现在,增速只有31.2%,连行业平均线都没摸到。

这事儿吧,特有意思。

不是松下不努力,实在是日本整个国家的电动化节奏,就像个老大爷在公园里打太极,慢悠悠的,突出一个养生。

当隔壁中国市场已经把电车干成白菜价,全民普及的时候,日本还在为要不要放弃燃油车而纠结。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松下头上,就是一座山。

好了,接下来说说牌桌中央的“中产阶级”和“新贵”。

第五名,SK On,34.5GWh。

韩国SK集团的太子,增速24%,也低于大盘。

它曾经是全球第四,现在被挤下来了。

这种感觉最憋屈,就像考试你明明很努力,结果还是被隔壁那个更卷的同学超了过去,回家还不敢跟爹妈说。

挤掉它的,就是第四名,中创新航,39.3GWh。

江苏常州的新贵,前身是中航锂电。

增速高达41.5%,一脚油门就把SK On甩在了身后。

中创新航的故事,就是中国二线电池厂逆袭的缩影:抓住机会,疯狂扩产,用性价比和执行力,硬生生从巨头嘴里撕下一块肉。

现在,轮到牌桌上真正的主角了,那些决定游戏规则的巨头。

第三名,LGES,79.7GWh。

韩国电池产业的脸面,全球第三。

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有驾

听着很牛是不是?

但你看增速,只有14.7%,连行业平均增速的一半都不到。

市场份额从11.5%掉到了9.8%。

LG的困境,是所有老牌强者的共同困境:家大业大,转身就慢。

当市场风向突变时,你的庞大规模反而成了最大的拖累。

就像一艘航空母舰,想掉个头,比小舢板难多了。

第二名,比亚迪,145GWh。

深圳的“六边形战士”,一个让人完全看不懂的存在。

它既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又是全球第二大的电池供应商。

增速45.6%,远超大盘。

比亚迪的玩法,叫“我预判了你的预判”。

它不光自己造电池,还自己造车,把电池塞进自己的车里卖出去,一套闭环,成本控制到极致。

这叫什么?

垂直整合的降维打击。

别的电池厂还在求着车企给订单,比亚迪是“求求你们别买了,自家车都不够用了”。

这种凡尔赛,最气人。

第一名,宁德时代,297.2GWh。

福建宁德走出来的“电池茅”,全球霸主。

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有驾

一个人,拿走了全球36.6%的份额。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牌桌上每发三张牌,就有一张多是它的。

它的装车量,比第二名比亚迪和第三名LG加起来还多。

虽然31.5%的增速看起来没那么“炸裂”,但你要知道,当你的体量大到这种程度,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宁德时代的存在,就是告诉所有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花里胡哨的操作,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好了,数据看完了,我们来聊点更刺激的: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牌桌上的座次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

为什么中日韩三国杀里,韩国和日本的玩家显得如此力不从心,而中国的玩家一个比一个生猛?

背后就两个字:版本。

第一个版本,是市场的版本。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哪?

在中国。

中国车企内卷的程度,堪称地狱级别。

从几十万的旗舰到几万块的代步车,全都在搞电动化。

这么庞大的本土市场,对于中国的电池厂来说,就是天生的“主场优势”。

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

你海外巨头再牛,供应链的响应速度、成本控制、跟车企的协同开发,怎么比得过就在隔壁的本土兄弟?

大局已定?2025前三季度动力电池排名出炉,宁德时代一骑绝尘-有驾

第二个版本,也是最核心的,是技术的版本。

过去,大家觉得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续航长,是高端货,是未来。

日韩厂商在这条路上投入了重金,建立了深厚的护城河。

结果呢?

中国玩家,尤其是比亚迪,直接掀了桌子,告诉你:时代变了,大人。

磷酸铁锂才是版本答案!

为什么?

因为三元锂贵啊,还不够安全。

当电动车要从有钱人的玩具变成普通人的代步工具时,成本和安全就成了一切。

磷酸铁锂虽然能量密度低点,但它便宜、耐用、安全。

通过结构创新(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磷酸铁锂的短板被大大弥补。

这就好比打游戏,你花了一身神装堆出来的“法术暴击”,结果版本一更新,BOSS直接“魔法免疫”,反倒是那个玩“物理平A”的哥们儿,一刀一个小朋友。

日韩厂商就懵了。

他们还在三元锂的赛道上埋头狂奔,结果发现,赛道本身都要没了。

等他们反应过来,想调头去搞磷酸铁一锂,中国的玩家们已经把产能、成本和专利,卷到了一个新高度。

你看,商业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版本的神。

你可能拥有最好的技术、最强的品牌、最雄厚的资本,但只要你踏错了一个版本的节奏,市场就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抛弃。

三星的下滑,LG的失速,松下的落寞,本质上都是没跟上版本的结果。

而中国军团的崛起,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制霸,到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们的疯狂突进,正是因为他们不仅跟上了版本,甚至自己就在定义版本。

这事儿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发?

别总想着在一个岗位上干到天荒地老,也别迷信什么“一招鲜,吃遍天”。

你得时刻保持警惕,看看你所在的行业,你所掌握的技能,是不是还是“版本答案”。

如果风向变了,别犹豫,赶紧换装备、学新技能。

不然,下一个被版本淘汰的,可能就是你自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