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破产!年销22.2万辆,加价5万仍一车难求,彻底凉凉了

广汽菲克正式破产这事,最近在车圈没少被聊,谁能想到当年加价 5 万还抢不到的 Jeep,最后会落得 “资不抵债、无重整可能” 的下场?
说实话,这不是偶然,是它自己把一手好牌打烂了,更是情怀经济在行业转型期的必然破灭。

2017 年那阵,Jeep 的风头真叫一个劲,全年卖了 22.2 万辆,其中自由光一款车就占了不少份额。
那时候买自由光,不是你有钱就能提,得加价 5 万排队,有的人为了早点拿到车,还托关系找 4S 店销售,论坛里全是 “求问多久能提车” 的帖子。
小风认为,当年大家抢 Jeep,根本不是因为车的性能多拔尖,就是吃了 “情怀” 这碗饭。

正式破产!年销22.2万辆,加价5万仍一车难求,彻底凉凉了-有驾

Jeep 这品牌,自带二战的光环,当年美军用它当侦察车、运输车,近 60 万辆 Jeep 在战场上跑,盟军总司令还说它是 “赢得战争的三大武器” 之一。
后来转民用,又在不少电影里露脸,比如《蜘蛛侠》里还借台词打广告,把 “自由探索” 的标签贴得死死的。
那时候国内 SUV 市场刚爆发,大家买车就图个 “硬派”“有面”,Jeep 正好踩中这个点,再加上 “合资” 的身份,自然成了香饽饽。

就比如说,我一个朋友当年花了近 30 万提了辆自由光,跟我炫耀 “这四驱系统多厉害,能去沙漠越野”,结果买回来三年,除了城市通勤,就没去过郊外。
现在车坏了,4S 店没了,只能去路边摊修,他说 “早知道当年买哈弗 H6 了,至少现在售后不用愁”。

正式破产!年销22.2万辆,加价5万仍一车难求,彻底凉凉了-有驾

很多人觉得广汽菲克是从 2018 年 3・15 被曝光 “烧机油” 才开始凉的,其实不然只是导火索。
真正的问题是,它没看懂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变了。

2018 年之后,国内 SUV 市场就不那么好做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8 年 SUV 销量增速从之前的 30% 跌到了 10%,市场开始饱和。
这时候消费者买车,不再只看 “情怀” 和 “硬派”,更看重省油、实用、性价比。
可 Jeep 呢?
自由光百公里油耗快 10 个,比同级别哈弗 H6、长安 CS75 高 2-3 个油,当时油价还在涨,大家自然不买账。

再者时候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萌芽,比亚迪、蔚来这些品牌虽然还没成气候,但已经有人开始关注 “用电比用油便宜”。
而广汽菲克还在死磕燃油车,连个混动车型都没有。
小风猜测,当时它可能觉得 “Jeep 的情怀能撑住市场”,可现实是,情怀当不了油用,更抵不过真金白银的油费。

正式破产!年销22.2万辆,加价5万仍一车难求,彻底凉凉了-有驾

还有个细节,2019 年之后,不少 Jeep 车主开始吐槽变速箱问题,换挡顿挫、加速无力,投诉量在车质网上排前几名。
可广汽菲克的回应特别慢,要么说 “正常现象”,要么拖到保修期过了才给修,这一下就把老车主的心给凉透了。

广汽菲克的问题,还出在 “合资” 这两个字上。
外方 Stellantis 集团和中方广汽集团,就像两个各怀心思的合伙人,根本没一条心。

最明显的就是决策效率低到离谱。
有业内人说,Jeep 车型改款要经过四大洲五个层级审批,光流程就得走大半年。
就拿自由光来说,从 2017 年到 2020 年,三年时间没怎么改款,而同期哈弗 H6 一年小改、三年大改,配置加了不少,价格还降了。
这差距,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还有激励机制的问题,2017 年销量冲到 22 万辆,比 2016 年多了 7 万辆,可销售团队拿到的奖金反而少了。

为啥?
因为外方把年度目标从 15 万辆提到了 27 万辆,没完成就扣奖金。
这操作谁能接受?
不少资深销售都跳槽去了其他品牌,渠道一下就乱了。
2018 年之后,全国不少 Jeep 4S 店退网,有的地方甚至找不到官方维修点,消费者想买车都没地方看。

小风认为,合资企业讲究的是 “强强联合”,可广汽菲克倒好,成了 “互相拆台”。
外方觉得中方不懂营销,中方觉得外方不给技术,最后把好好的品牌给拖垮了,这能怪谁?

正式破产!年销22.2万辆,加价5万仍一车难求,彻底凉凉了-有驾

2020 年之后,新能源汽车的势头越来越猛,比亚迪一年卖几十万辆,特斯拉也在国内建厂,这时候广汽菲克要是能抓紧转型,说不定还有救。
可它偏不,反而把 90% 的研发资源都投到了燃油车身上。

2021 年,它终于推出了一款新能源车型 : 指挥官 PHEV,结果呢?
续航虚标,官方说纯电续航 70 公里,实际开下来也就 50 公里;
充电还不兼容,很多公共充电桩都用不了。
当年这款车只卖了不到 100 辆,成了行业笑柄。

我们再看研发投入,2019-2021 年,广汽菲克三年的研发费用加起来不到 10 亿元,而比亚迪 2021 年一年的研发费用就有 102 亿元。
这差距,就像自行车和汽车比速度,根本追不上。

还有个点,广汽菲克的工厂全是按燃油车标准建的,要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得花几十亿改造生产线。
可当时它已经没钱了,截至 2022 年 9 月,总资产 73.22 亿元,负债却有 81.13 亿元,连日常运营都难,更别说掏钱改造工厂了。

广汽菲克的破产,不是个案,是合资燃油车在行业转型期的缩影。
最近几年,三菱退出中国、东风裕隆破产、长安铃木停产,这些曾经的合资品牌,都没能逃过 “凉凉” 的命运。

为啥?
因为中国汽车市场变天了。
2024 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突破 7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 50%,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国产车,不仅价格便宜,配置还高,智能驾驶、车联网这些功能,比合资车做得还好。
就拿 SUV 来说,哈弗 H6、比亚迪宋 PLUS,一年能卖几十万辆,比 Jeep 当年的巅峰销量还高。

反观合资燃油车,要么像广汽菲克一样,抱着老技术不放;
要么转型太慢,推出的新能源车型都是 “换壳货”,没一点诚意。
消费者不傻,谁还会为 “合资” 和 “情怀” 买单?

还有个影响,广汽菲克破产后,全国三百多家网点停摆,老车主保养、修车成了难题,二手 Jeep 的价格直接腰斩。
有车主说 “我 2019 年花 25 万买的自由光,现在二手车商只给 5 万,这上哪说理去”。

广汽菲克的凉,不是运气差,是自己没跟上市场的节奏。
当年靠情怀火了一阵,就以为能一直火下去,不改进技术、不关注消费者需求、不抓紧转型,最后被行业淘汰,纯属活该。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就不是 “合资说了算” 的时代了。
国产车越来越强,新能源技术越来越成熟,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要是企业还抱着 “老思维” 不放,不管你曾经多风光,最后都会被甩在后面。

你当年有没有过想买 Jeep 的念头?
或者觉得现在合资燃油车还能打过国产车吗?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本文数据和事件来自正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我们没法保证所有事件绝对准确,因此信息仅供参考,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