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那会,我还在小学五年级呢,记忆特别清楚。那次下大雪,他后座的那位兄弟的爸爸开了一辆白色的越野车,后挂备胎,来接他。因为咱们路上顺路,他就问我,要不要一块儿回家,赶上搭便车。那会还不懂“怀挡”啥玩意儿,只觉得那车空间特别大,开起挺稳。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CR-V。到现在,我妈心里觉得最棒的SUV,还是CR-V。
08年,那会正是房地产火得不行的时候,我舅妈也因为业绩特别棒,公司奖励了一台07款CR-V,偏偏也是白色的。那车外型圆润,车内宽敞,手刹像飞机档杆一样的设计,一下子让我觉得这车的创意真是牛。每次回老家的时候,这辆CR-V都跑去火车站接我,它还带着我那80多岁的姥姥姥爷逛遍了辽宁的每个角落啊。到目前为止开了30万公里,但综合油耗还保持在7.2,座椅坏了点裂纹,车子还挺不错的。在大雪飘飘的时候,这四驱依然稳稳的,省心耐操是我舅妈对它最直白的评价。
我老家在本溪,那地方坡多路窄,城市里有句话说:“想练好坡起,在本溪开三天车就会了”,也能说明这里坡度有多大。要是一场大雪,路根本走不了。我舅妈的那辆四驱CR-V换了雪地胎之后,那叫一个稳,起步上坡一点都不打滑,在乡间那些非铺装的土路上也不洒水。车内暖和得很,跟外边冻得直发抖的天差别明显。
到现在,每年春节我都能看到这台CR-V满载着各式各样的年货,从姥姥家到其他亲戚朋友家往返。舅妈养车很实在,属于那种只要能开就行的类型,这车从2008年服役到现在,压根没出过什么毛病,印象中她也就会加加玻璃水。车内最多的东西就是加油站送的抽纸,保养水平就是这么朴素,除了每次加油时油洒出来点油渍之外,底盘和传动系统没有一点油泥,干干净净的,只有排气管上的锈迹,倒也说明了东北冬天融雪剂的厉害。
2016年我大学毕业,家里商量着该换辆车了,没怎么犹豫,直接走进东风本田的店里,买了2016款两驱都市型,还是白色的,冥冥之中感觉白色的CR-V跟咱家挺般配的。提到那车那天晚上,我妈三次半夜起来,每次都站在窗台边盯着楼下的CR-V,还在后头亲切地叫它“小白”。每次带老人家出门前,我妈还要先磕一下鞋底,怕弄脏了车。爹更讲究,从2016年到如今,车子的机舱和车内依旧是干干净净,几乎一尘不染。
2620mm的轴距放在现在看来也不算啥,但当年,这辆白色的CR-V可是承载了我们家不少宝贵的回忆。155马力的动力,对它来说还挺轻巧的,特别一发动高转速,一点也不缺少那股激情。到目前为止,它的公里数还不到8万,依旧默默守护着老人家,挺任劳任怨的。寒冬再冷,也能一把火点燃启动,炎热的夏天三分钟内车里就变得清凉。爹用它搬过10盆大盆栽,妈也曾用它帮人搬过家,那个载重能力,见了都得夸一下:“比我家那辆强太多啦。”只要老人家一坐进车里,就有一种很踏实的底气,这种感受,真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2018年,我开着那辆CR-V踏上了离家打拼的旅途。它的空间真心挺人意料的,不仅能装下我所有的行李,还能装下一大堆我妈特意带来的土特产。多年来,我从没担心它会在路上掉链子,后备箱最多也就放两瓶玻璃水,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安心感。这种踏实感,是我一直在奔波的日子里最渴望的。维修和保养花的钱也非常少,汽油只要92号就够了,甚至还能用得更便宜,但动力输出依然顺畅,没有受到任何限制。
火花塞四个用了120块,三滤加一起才50元,半合成机油也不过230元,小保养一次下来也就差不多400块,真是挺省钱的。这都是按原厂的说明书来做的,要是用更好的养护用品,整体花费也就在600左右,市场上针对CR-V的OEM配件还挺多的,之后换摆臂、胶套、机脚那些老化的零件也都很方便,整体下来不到一千块就能让车子的行驶状态恢复得跟新的一样。
后来我就干起了汽车媒体这行,每代CR-V的上市和相关活动我都挺积极参加。闲时的自驾游也都选它,作为伙伴,挺靠谱。这么多年跑下来,累计超过十万公里,从北边的漠河到南边的海口,再到新疆的喀什, temperature从零下47度到零上50度,潮湿闷热的热带到干燥寒冷的极地,开过的CR-V从没掉链子,没遇到过高温报警,只要油箱还在,有油,踩油门它就跑。还问过我舅妈,她那台2008款的CR-V,满油的情况下还能跑个将近800公里,真是挺能跑的。
我和CR-V的第一次相遇已经过去二十年啦,这二十年里,它又历经多次升级换代,从第二代到第六代,每次的技术提升都带动了家用SUV的潮流,算得上是行业里的标杆车了。无论是燃油版,还是后来引入的HEV,以及现在的PHEV,每次改款都能让油耗更省,充分利用每一滴汽油,同时在舒适性和科技感方面也有了不少突破,真挺给力的。
本田的耐久性能可不是吹的,我之前在二手市场遇见过一辆56万公里的CR-V,撇开外观不谈,它的表现依然非常不错。打开引擎盖后,油渍没有,重新装配的痕迹也看不到,怠速稳定,加速冲刺依然有劲,油耗也保持在7个多点左右。车内电气设备都正常运行,没有卡顿,空调制冷效果特别棒。除了正常的保养和更换一些易损件之外,几乎没有做过大修,50万公里对本田来说,可能还只是刚过了磨合期。这种耐久性,许多其他品牌都望尘莫及了。
耐久性之所以这么牛,背后有不少因素共同作用,比如说装配工艺、配合间隙、设计的冗余度,还有发动机的热管理、水路布局、油液系统,以及高低压气体的疏通等等。每一环都关系到整体表现,牵一发而动全身。换句话说,CR-V用的那台发动机,其输出极限能做得很高。这些技术底子,实际上是本田多年造车经验和赛车技术总结出来的精华,然后应用到普通民用车上。
其实我挺佩服本田技研在技术上的创新能力,既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又能做到省油,还达到几乎不用操心养车的程度。这种稳定性和耐用性,在所有汽车品牌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CR-V的空间宽敞也是一大优势,我身高快一米九,坐后排还能翘腿。出去玩的时候,装了三个24寸的行李箱、三箱水,还有各种杂物,堆在后备箱里都不成问题。满载的时候油耗不到6个,真是太省了。虽然经常满负荷用车让我挺累的,但对CR-V来说,基本算是轻松应付,顶多就像起床打了个哈欠那样,还没什么压力。这样的用车体验,真是挺自在的。
今年春节一帮发小聚会时,我哥们开着他爹那台走了32万公里的CR-V过来,坐进去还觉得挺熟悉的:那织物座椅,那怀挡,所有的按钮功能都还很顺手,高转的时候动力依旧澎湃有劲。这台CR-V对他来说,早就不单纯是一辆车了,更像是家里的一个成员。当我回到家楼下,看见我爹的那台CR-V,顿时明白了为什么差不多有三百万个家庭都会选择它,因为,个标杆永远就在那里,没得比。
全部评论 (0)